•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配电网架空线中无人机巡视应用分析

肖梓恩
  
富网媒体号
2025年10期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广东汕头 515041

摘要:配电网架空线是电力传输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传统的人工巡视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巡视工作的要求。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无人机巡视作为一种新型的巡视手段,具有高效、精准、低成本等优点,为配电网架空线的智能巡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分析无人机在配电网架空线巡视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提高配电网巡视的效率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架空线;无人机;巡视;技术优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传统的架空线路巡视方法因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等问题而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配电网架空线的巡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无人机以其高效、灵活、安全的特点,在电力巡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承担着将电能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端的重要任务。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用户的用电体验。因此,对配电网进行有效的巡视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确保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二、配电网架空线巡视现状与挑战

(一)传统巡视方法概述

1.人工巡视:人工巡视是最常见的配电网架空线巡视方法。工作人员需要亲自前往现场进行检查,观察线路是否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然而,人工巡视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由于人力有限,无法对所有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容易遗漏一些潜在的问题。此外,人工巡视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增加了维护成本。最重要的是,人工巡视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触电、坠落等,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2.直升机巡视:直升机巡视可以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提高巡视效率[1]。通过空中俯瞰,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线路的整体情况,发现一些难以察觉的问题。然而,直升机巡视的成本较高,且受天气影响较大。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导致巡视计划的推迟或取消,影响巡视工作的进行。

3.机器人巡视:机器人巡视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和维护的需求。机器人可以通过搭载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然而,机器人巡视仍然需要人工操作和维护,无法完全取代人工巡视。此外,机器人巡视的成本也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和维护设备。

(二)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1.巡视效率低:传统方法无法实现快速、全面的巡视。由于人力和资源的限制,无法对所有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容易遗漏一些潜在的问题。这可能导致故障的延误发现和处理,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成本高:人工巡视和直升机巡视的成本较高。人工巡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增加了维护成本。而直升机巡视则需要购买和维护昂贵的设备,增加了经济负担。

3.安全风险大:人工巡视存在触电、坠落等安全风险。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将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4.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差:传统方法难以获取实时、准确的数据。人工巡视的结果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主观性和误差。而直升机巡视和机器人巡视虽然可以获取一定的数据,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传统的配电网架空线巡视方法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安全风险大以及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需要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改进巡视工作。

三、无人机巡视技术优势

(一)高效巡视

1.大面积快速覆盖:无人机具有出色的机动性和飞行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广阔的地理区域。这对于需要频繁检查的配电网架空线路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显著提高巡视效率,减少人工巡检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2.多角度、多高度灵活操作: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无人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进行拍摄或观察,这使得它更容易发现隐蔽的问题或者难以到达的地方。例如,在树木密集地区或是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下,无人机依然可以通过调整飞行路径来获取清晰的视野。

(二)高精度检测

1.高清摄像头与红外成像:现代无人机通常装备有高分辨率相机以及热像仪等传感器设备,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技术人员精确地识别出电线上的缺陷如裂纹、腐蚀或其他异常情况[2]。此外,红外成像还能用于监测温度变化,从而提前预警可能存在的过热问题。

2.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脉冲测量物体距离的技术。当应用于无人机时,它可以创建详细的三维地图,并准确计算出输电线路的具体位置及其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这项功能对于规划新线路或是评估现有设施的状态都非常有用。

(三)成本效益

1.减少人力资源投入:使用无人机代替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劳动力成本。一方面减少了对专业巡线员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强度,避免了长时间暴露于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风险。

2.降低长期运维成本:由于无人机能够更有效地执行定期检查任务,因此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减少意外停机时间。这样一来,虽然初期投资可能相对较高,但从长远来看却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维护费用。

(四)安全性提升

1.避免人员身处高危环境:高压电力线附近存在极高的触电危险,而采用无人机进行巡检则完全消除了这一隐患。操作者只需在安全距离外控制无人机即可完成所有必要的检查工作。

2.实时监控与远程操控: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地面站的操作员可以随时接收到来自无人机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决策。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整体作业的安全性水平。

四、无人机在配电网架空线中的应用

(一)日常巡视与检测

1.线路巡检:定期安排无人机沿着预定路线飞行,对整个配电网络进行全面扫描。这不仅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还有助于记录下每次检查的结果作为历史数据参考。

2.绝缘子和导线检测:针对特定部件如绝缘子和导线表面状况进行细致检查,查找是否存在裂缝、脱落或其他形式的损坏现象。必要时还可以采集样本以供进一步分析。

3.金具和杆塔检查:除了关注线路本身之外,还需要对其支撑结构——包括各种金属附件及混凝土基座——进行全面审视,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状态且没有松动迹象。

(二)故障检测与修复

1.故障点定位与评估:一旦收到报警信息指示某处可能出现问题时,立即派遣无人机前往该区域进行详细勘查。利用其携带的专业仪器快速确定故障类型及其严重程度,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故障修复辅助:在某些情况下,无人机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抢修过程中去,比如运送小型零件或专用工具给维修人员;或者直接投放沙袋等物质帮助稳定受损部分直至专业人员到达现场。

(三)灾害应急响应

1.自然灾害后的快速评估:当遭遇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尽快了解受灾范围及损失情况。此时,无人机凭借其小巧灵活的特点成为了最佳选择之一。它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飞越灾区上空收集图像资料,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救援计划。

2.紧急情况下的临时修复支持:面对突发状况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尝试利用无人机携带一些简易材料(如绳索、木板等)来进行初步加固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直到专业队伍到来为止。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在配电网架空线巡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其高效、精准、低成本的特点使得无人机成为传统巡视方法的有效补充和替代方案。然而,要充分发挥无人机的潜力,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和应用上的问题。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建立,无人机将在配电网巡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卫良.基于配电网架空线中无人机巡视应用分析[J].时代农机,2019,46 (10):93-94+99.

[2]撒金财.输电线路的无人机巡检智能管理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2024, 53(09):152-15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