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经济时代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研究

姚定山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83期
珠海大横琴置业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其动态管理与控制模式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展现出新的活力与效率。本文旨在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下,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精准预测、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以提升项目经济效益,降低成本风险。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机制,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实施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数字经济;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引言:数字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及商业模式。在建筑工程领域,传统造价管理模式面临信息孤岛、数据滞后、决策效率低等挑战,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聚焦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如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造价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与高效化。

1、数字经济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分析

1.1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技术能够深入洞察建筑工程造价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全面收集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各类数据,如成本构成、材料价格波动、施工进度记录等,并结合市场趋势分析、政策环境预测及供应商绩效评估等外部数据源,构建出多维度、深层次的造价预测模型。这些模型能够精准捕捉成本变化的微妙信号,为管理者提供前瞻性的成本预测报告,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例如,在材料采购阶段,大数据分析能提前预警价格波动,帮助项目团队把握最佳采购时机,从而有效控制成本。

1.2云计算提升管理效率

云计算技术的引入,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借助云端平台,项目团队可以轻松实现造价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实时共享,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信息孤岛现象[1]。无论团队成员身处何地,只需通过互联网即可访问最新的造价数据,进行协同编辑与讨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云计算平台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迅速完成复杂的造价分析与报告生成任务,为管理者提供即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此外,云计算还能够降低企业的IT成本,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与利用。

1.3人工智能辅助精准控制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AI系统能够自动分析造价数据中的异常值,识别出潜在的成本风险点,并提前向管理者发出预警。这种能力使得造价管理不再依赖于人工经验判断,而是更加依赖于数据的客观分析。此外,智能合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简化了造价结算流程,通过预设的合约条款与自动化执行机制,可以有效降低人为错误与欺诈风险。同时,AI还能根据历史数据与当前项目情况,运用算法优化造价管理方案,实现成本控制的精准化与自动化。

2、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框架构建

2.1数据集成与预处理

在构建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框架时,首要任务是确保数据的全面集成与高效预处理。为此,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接口规范,确保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竣工各阶段,以及各参与方(如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之间的数据能够无缝对接与集成。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清洗与预处理技术,如数据去重、异常值检测与修正、缺失值填充等,确保所有纳入管理范围的数据均具备高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2.2动态预测模型构建

要构建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动态预测模型,需全面考虑项目特性(如规模、复杂度、地理位置等)、市场环境(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变化、政策导向等)以及政策变化(如税收政策、环保要求等)等多种因素,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先进算法,对项目成本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动态预测[2]。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当预测结果偏离预设范围或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自动触发警报,提醒管理者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成本始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3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

利用云计算平台实现造价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可视化展示,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高效性与灵活性。通过构建云端仪表盘、报表系统等工具,将项目成本结构、变化趋势及异常情况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管理者。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时监控结果及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对造价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最优调整方案,降低人为判断误差,从而提高决策效率与准确性。

2.4协同管理与知识共享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效能,需要构建基于云端的协同管理平台。该平台应具备强大的沟通与协作功能,支持项目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即时通讯、文件共享与协同编辑等操作。此外,还应建立知识共享机制,将项目过程中积累的造价管理经验、最佳实践及成功案例等进行整理与归档;并通过定期的培训、研讨会等方式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团队成员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同时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分享个人经验与创新想法;形成持续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3、实施策略与建议

3.1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

企业应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升至战略层面,明确其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核心价值与长远目标。制定全面且细致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详细规划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实施时间表及责任分配,确保转型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高层管理者牵头的专项小组,负责转型工作的总体策划与协调。同时,合理配置资源,包括资金、人力与物力,为转型工作提供保障。

3.2推进技术与人才双轮驱动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与人才是两大核心驱动力。企业应持续加大对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造价管理提供技术支撑[3]。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一支具备跨学科背景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造价管理团队。通过定期的培训、交流与分享活动,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数字素养与业务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新技术解决造价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3.3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与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审计追踪等安全措施,确保造价数据在收集、处理、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控。同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妥善处理用户数据与个人隐私信息,保障用户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4推动行业标准与规范建设

为了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企业应积极参与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工作。通过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变化,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技术创新成果,提出科学合理的标准草案与规范建议。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及国际同行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应用。

3.5持续优化与创新管理模式

企业应始终保持开放与创新的姿态, 以应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挑战。鼓励团队成员勇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并敢于实践验证其有效性。通过不断优化现有流程与工具、引入新技术以及创新管理模式等手段,不断提升造价管理的动态性、灵活性与高效性。同时还应密切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区块链、物联网等,积极探索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潜力。

结束语: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造价管理的精准度、效率与灵活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将迈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与高效化的新阶段。

參考文献 :

[1]沙丹.浅谈提升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003):000.

[2]孙浩.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 2023(10):82-88.

[3]王子凯.全过程控制的建筑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研究[J].地产, 2023(16):0067-006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