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粤港澳大湾区银发经济与新媒体文化产业交融的创新策略与平台构建
摘要:文探讨在全球及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银发经济与新媒体文化产业交融的可能性、优势、挑战及策略。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揭示老年人群对娱乐活动、养老产品、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与偏好,提出建设新媒体文化产业与银发经济深度交融的平台建设蓝图,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银发经济的创新业态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娱乐需求。
关键词;发经济;新媒体文化产业;粤港澳大湾区;老年幸福感
一、引言
1. 研究背景
(1)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影响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其人口老龄化现状备受关注。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和生育率下降,老年人口占比逐年上升,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提出新要求。老年人口数量显著增加,他们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如何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融入社会,成为重要课题。
(2)银发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老龄化的新机遇
面对老龄化挑战,银发经济应运而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粤港澳大湾区,银发经济发展尤为迅速,医疗保健、养老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领域为老年人口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满足其需求,并为相关产业带来商机。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探索银发经济与新媒体文化产业交融的可能性
银发族群展现出惊人的消费实力,追求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精神文化。新媒体文化产业以其创新、互动、便捷的特质,为银发经济开辟新市场空间。新媒体平台使银发族群轻松获取信息、分享信息,满足文化渴求,为银发经济注入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动力。
(2)剖析粤港澳大湾区在此领域的优势与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显著优势:政策红利显著,政府提供多项政策措施助力发展;市场潜能巨大,银发族群数量众多且消费能力逐年提升;创新氛围浓厚,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供创新动力。然而,也存在老年人口数字鸿沟、服务不匹配等挑战。
二、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1. 目前现状
(1)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2023年中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近40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约2.8%。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11.0%。老龄化进程加速且高龄化趋势明显。
(2)老龄化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自2011年达到峰值后持续减少,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经济活动规模和劳动力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增长速度。
(3)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的特殊性
粤港澳大湾区老龄化程度高,香港和澳门的老龄化程度远高于珠三角地区。例如,香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在2023年已超过20%,预计2046年将大幅升至36%;澳门老龄化速度也较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在2026年将上升到16%。跨境养老需求大,对大湾区提出更高要求。
2. 创新点
(1)结合老龄化趋势与新媒体文化产业
结合老龄化社会背景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的发展瓶颈,提出通过新媒体平台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思路。利用网络平台推广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活动、教育课程和休闲娱乐项目,满足精神需求,为银发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为新媒体文化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2)分类服务模式
提出公益类和盈利类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公益类活动(如文艺活动、知识讲座)满足精神需求,提升新媒体应用能力;盈利类活动(如外地旅游服务)通过开发老年人交友旅行团等方式,拓展市场,实现经济效益。
(3)大湾区背景下的实践应用
结合大湾区实际情况,提出发展银发经济的具体措施和策略。通过新媒体传播文化养老理念,搭建线上老年大学或社区学习平台,提供多样化课程,满足老年人继续学习和提升自我的需求。
3. 特色
(1)紧扣时代背景
本文紧扣老龄化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探讨银发经济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的结合。新媒体成为老年人获取信息、社交互动、健康管理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丰富了晚年生活,促进了代际沟通,缩小了数字鸿沟。
(2)深入挖掘老年人社会需求
深入分析老年群体在数字媒介使用中的困境与需求,特别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新媒体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让他们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健康养生知识等,满足信息需求;可以跨越地域限制,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缓解孤独感,满足社交需求。
(3)创新性的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案
提出利用新媒体平台整合当地资源,搭建银发族与当地及周边游玩资源匹配的双赢平台。创新内容定制,根据老年群体兴趣与需求发布内容;简化操作,优化界面设计;增强互动,设立线上问答、经验分享板块;合作推广,联合社区、养老机构等线下资源,形成线上线下联动。
三、银发经济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的互动机制分析
1. 银发经济的市场潜力与需求分析
(1)市场潜力分析
银发经济指以老年人为主要消费群体的经济活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对晚年娱乐活动和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增强,银发经济市场潜力巨大。粤港澳大湾区老年人口占比逐年上升,生活节奏加快,更加突出老年人精神层面需求与老年娱乐资源和智慧养老服务供给的矛盾。
(2)需求分析
老年人用品研发、老年娱乐项目供给等消费需求未能得到全方位满足,推动银发经济迫切需要创新。老年人休闲时间充裕,娱乐需求增长,渴望通过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丰富老年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2. 新媒体文化产业的创新模式
(1)内容创新
新媒体文化产业针对老年人特点,开发适合他们的内容,包括健康养生、历史文化、休闲娱乐等方面,吸引老年人注意力,提升参与度。
(2)技术应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分析老年人消费行为和偏好,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推荐老年人感兴趣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3)平台建设
建设专门平台,如老年大学在线教育平台、健康咨询服务平台等,集中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基本需求,增强社交联系。
3. 两者的互动机制与案例分析
(1)互动机制
银发经济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的互动机制主要体现在满足老年群体精神层面需求、增强银发经济市场活力、促进跨代交流、增强用户粘性、拓展市场空间、提升新媒体互动性等方面。
(2)案例分析
案例:出圈的银发知播
背景:“银发知播”现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银发经济与新媒体文化融合,展现老年群体新媒体积极面貌,激活银发经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成为“银发知播”重要舞台,吸引大量用户。资深知识分子及专家通过新媒体传播知识,满足精神需求,再创社会价值。
互动机制分析:“银发知播”通过平台与受众紧密相连,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呈现专业知识,降低获取难度。互动涉及情感共鸣与即时反馈,增强用户参与感与平台粘性。新媒体平台提供技术保障,利用智能推荐算法精准推送内容,参与内容创作与推广,构建活跃知识共享生态。跨代际互动促进知识传授与经验分享,形成良性循环。
四、案例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银发经济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的成功实践
1. 典型案例分析
举办“中国(广州)银发经济发展大会”与定期举办老年文化表演节
(1)背景
2024年5月初,国务院召开会议,聚焦老年人群,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长期关注养老话题的欧阳智鸿,准备在广州市两会上建言,探索银发经济发展的“广东方案”。退休老人文化素养提高,对文化娱乐等精神层面需求旺盛,社区老年文化发展迅猛。
(2)实施情况
欧阳智鸿建议将“银发经济发展大会”作为南沙国际金融论坛的子品牌,每年召开一次,丰富南沙国际金融论坛内容,助力南沙打造全球性金融会议品牌。政府加大投入,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定期举办“老年文化表演节”,固化品牌,举办各种老年人文化表演大赛活动,调动老年人参与积极性,带动老年文化产业发展。
五、结论
1. 研究总结
本研究以“老年与新媒体结合”为核心议题,深入探讨银发经济与新媒体文化产业交融的可能性、优势、挑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