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新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摘 要:近年来,社会迅速进步,企业的用人要求也有了大幅提高。同时,由于一些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转型,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许多学校开始引入产教融合理念,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和媒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开放共享的智能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培养应用型教师团队、完善评价保障机制等实施路径,从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弥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短板,推动应用型本科学校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以满足国家各行业及部门的用人需求。
关键词:产教融合;OBE理念;人才培养;新电商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用户为中心,对传统电商“人”“货”“场”进行链路重构,产生的电商新形态、新模式被称之为新电商。由于新电商模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面临着电商人才短缺的问题。传统的电商教育模式思维陈旧、模式单一已经无法满足电商行业对于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电商行业的急剧变化,培养新时代所需的电商人才,有必要推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随着电商行业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都面临着电商人才短缺的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电商行业对于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电商行业的急剧变化,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档电商人才,有必要推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缩短人才供需差距,推动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以目标为导向的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过去几十年里,这种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纳入教育体系中。例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已经广泛采用了OBE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这些国家,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仅是基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国家的教育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美国学者思派帝的《基于成效的教育》一书中把OBE定义为“明确地关注教育系统,并保证让学生掌握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能够取得成功的方法”。Harden R M分析了OBE理念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介绍了发展过程,Acharya进一步丰富了OBE理念的内涵,并提出了OBE理念的教育模式四步骤。Mollie Butle论述了OBE在教学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国内研究表明,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学校可以更好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此外,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种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在未来继续得到重视和应用。近年来,电子商务技术突飞猛进,很多学校相关专业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环境的变化,脱离了社会大环境的需要。综上所述,为贯彻OBE理念,在新业态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要重构课程体系,同时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且要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通校内外两个“教育场域”,形成示范性的实践项目。
二、研究意义分析
(一)理论意义
新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界限,将高校、行业、企业等机构有机结合,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理论与应用的有效融合。它强调实践导向,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打破了高校教学研究和产业需求之间的融合障碍,使学生能够与产业界紧密接触,了解实际需求,并为产业界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同时,研究机构也能够从学生的实践中获得实际案例和数据,推动科研水平的提升。
(二)实践意义
通过与实际电商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深入了解电商行业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其次,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通过强调团队合作和综合素质培养,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电商行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跟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侧重于企业与对应专业的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培养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协调能力与执行能力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大多数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较为滞后。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
部分本科院校对产教融合的理解不够透彻,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清楚认知,导致出现人才同质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行业都非常看重应用型人才。然而一些学者仍然认为,研究型院校理应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由教学型高校来完成,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偏见。普遍来讲,学术型高校是少数, 大多数普通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三)“产学研”三方协同不足,机制不健全
在产学研联合模式中,由于各方处于不同领域和系统,对合作利益的分配和目标价值持有不同观点,常常产生矛盾。例如,在科研成果转让过程中的价格问题以及合作共建研发实体的投资比例和利益分配问题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缺乏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机制。
(四)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与企业运营平台融合不足,实践项目示范性不强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多由高校组建并成立,因此大多位于高校内。而高校由于占地面积大等因素,通常处于城市郊区地带,不利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要想实现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首先应建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因此高校应注重加强孵化基地的建设,提高其与社会的融合度。
(五)缺乏应用型教师
随着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这带来了挑战,很多本科院校没有招聘到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无法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技能和实践能力。而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建立在理论知识上,而非现实案例。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实习,同时设置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长期奖惩措施,以提高教学能力。
(六)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调动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使其共同参与,各司其职。而在产教融合的实践中,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出现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无法有效进行合作。因此,只有在多元主体力量共同践行产教融合的情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才会达到最大化。
四、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新电商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建立产教融合动态一体化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学校的优势,在设置产教融合课程时灵活应用,满足社会需求。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并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另外,应该根据就业率和就业情况统筹规划专业招生数量,取消或缩减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根据经济产业结构转型要求进行课程重构。结合当前新电商人才需求,以OBE理念为指引,重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紧密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目标,利用校内“校中厂”资源进行“公司制、项目化、开放式”的实习实训,使学生通过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实施逐步提升岗位能力。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方协同、四链对接、五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和经济发展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和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推广,并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教师队伍需要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并与企业合作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建立评价体系,并对教师去企业实践提供支持和鼓励,以此促进产学研发展。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各高校应加强课程思政的实施力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重视学生的人文修养,把课堂的理论性学习和对应的未来工作领域的职业素养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主力军。坚持OBE教学理念,对标行业标准,瞄准电商物流行业发展方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三方协同、四链对接、五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立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和媒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发挥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主体育人作用,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协同、成果共享,形成育人共同体;完善三方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升级、共同组织教学实施和评价的制度;通过专业建设研讨会、虚拟教研室、示范实践项目分享讨论等形式,建立“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四)建设开放共享的智能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和“OBE教育”理念,打通校内校外两个“教育场域”,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构建校企利益共享载体,建设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吸引优质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构建“价值引领、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提升产教融合的广度、深度和特色打造样板模式。
(五)培育应用型教师团队
教师队伍的综合技能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为此,高校应协助教师规划职业发展,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岗位,借助产教融合创新评价体系并支持教师在企业实践。通过这些举措,教师可以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推动产学研良性发展,降低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并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高校应建立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从制度层面建立符合应用型本科教师职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多方面评价教师实践教学组织能力,将学生比赛获奖情况及参与科研课题情况也纳入考评。
(六)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保障机制
为了更好地提升应用型人才的质量,高校应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应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核心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等。为了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应加强对教育机构、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参与者的考核,并设定适当的考核指标,以衡量其贡献。从教育部门层面来看,市教育局应加强组织领导工作,由市政府组建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合理分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多元主体实施方案,并协调当地知名企业进行统筹建设,同时地方政府要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发动行业内更多企业参与到人才建设中来。例如,对高技术应用人才给予资金补贴,引导更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开展相应的专业教育活动,促使更多应用型人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五、总结
高校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力,形成新的理念,推动学校能够持续、高质量地发展。要积极开拓产业和教育的融合之路,以国家政策为指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加强与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教育、人才、产业和创新进行有效结合,加强课程改革建设、产学研相融合以及实习实训建设。在产教融合的理念下,推动应用型人才高质量、可持续、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侯新颖,李建.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创新[J].江苏商论 ,2022(10):123-127.
[2]王晔.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2,20(4):55-58.
[3]耿晶晶.民办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20(23):271-272.
[4]王晔.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20(4):55-58.
[5]贺佳婕.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上海商业,2022(10):170-172.
尹瑞林,男,汉族,1982年9月出生,籍贯:山东济南,山东英才学院,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研究生,硕士,单位所在地:山东省济南市,邮编:250104。
项目来源:山东省本科重点教改项目,项目名称:基于OBE理念的“三方协同、四链对接、五业联动”新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Z202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