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行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形势分析

付昕
  
富网媒体号
2025年19期
山东工程技师学院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本文基于行业需求,深入分析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形势,探讨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优势,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旨在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行业需求;一体化教学改革;形势分析

一、引言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商业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迅猛发展。从早期的网络购物萌芽,到如今涵盖线上零售、跨境电商、移动支付、供应链管理等多领域的庞大生态系统,电子商务已深度融入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这种快速发展使得行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中一体化教学改革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特点

2.1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逐年攀升,线上零售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端购物成为主流,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兴业态层出不穷。跨境电商也在政策支持和技术推动下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特点

多元化知识技能需求:电商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物流管理等专业知识,还需具备数据分析、新媒体运营、客户关系管理等多方面技能。例如,直播电商运营人员需要熟悉直播平台规则、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营销策划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分析直播数据,优化直播效果。

创新与实践能力要求高:行业的快速变化要求电商人才具备创新思维,能够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企业更注重人才的实践经验,希望应聘者能够快速上手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三、当前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脱节

部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未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一些新兴领域的课程如大数据营销、人工智能在电商中的应用等开设不足,而传统课程内容更新缓慢,缺乏对行业最新案例和实践经验的引入。例如,在网络营销课程中,仍然以传统的搜索引擎营销为主,对新兴的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营销等涉及较少。

3.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环节。在电子商务这样注重实践的专业中,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电子商务运营课程中,单纯的理论讲解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店铺运营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技巧。

3.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部分院校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基地建设不足,与企业合作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实践机会。同时,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4.1 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行业的快速变化要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具备综合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一体化教学改革能够整合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4.2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创造价值。

五、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优势

5.1 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

一体化教学改革能够将分散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根据行业需求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例如,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融合,形成市场营销与运营管理模块,使学生在一个模块中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避免知识的重复和碎片化。

5.2 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一体化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例如,在电商项目实践课程中,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一个真实的电商项目,从市场调研、项目策划、平台搭建到运营推广,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5.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体化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企业实践,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六、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

6.1 基于行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

深入调研行业需求:通过与电商企业合作、行业专家访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了解行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为课程体系重构提供依据。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行业需求,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传授电子商务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实践课程模块通过项目实践、实习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开设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2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实际电商项目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项目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电商运营课程中,以开设一家淘宝店铺为项目,让学生完成店铺定位、商品上架、营销推广等任务,在实践中掌握电商运营的流程和技巧。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软件、教学视频等信息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例如,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电商企业的运营管理,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习效果。

6.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与电商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提高实践能力。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从实践过程、实践成果、团队协作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学生的课程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挂钩,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七、结论

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行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行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特点,明确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优势,并采取相应的改革策略,如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等,能够有效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电子商务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未来,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变化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报告》[R]. 艾瑞咨询,2023.

2.易观智库. 《电子商务市场监测报告》[R]. 易观智库,2023.

3.李琪. 《电子商务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