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王在云
  
富网媒体号
2025年42期
安徽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影响。科技发展使这些技术贯穿于建筑的每个环节,从设计到施工管理,再到维护运营。文章概述了这些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它们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包括设计自动化、3D打印、智能化楼宇管理、安防系统和大数据决策支持。此外,文章讨论了这些技术如何提高建筑效率、质量和安全性,并指出了技术标准和数据安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技术标准和人才培养的建议,以促进这些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智能化技术;建筑工程;设计自动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成本和风险,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将对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进行浅析。

一、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概述

1.1 电子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领域,涉及计算机、通讯及控制等多重技术,专注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及运用。在建筑行业,此类技术广泛用于设计规划、工程实施监管及设施监控等多个环节。譬如,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程序,建筑师可提升设计效率,同时增强设计的准确性与品质。

1.2 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是通过模拟人类智能的方法和技术,使计算机系统具有类似人类的判断、推理、学习等能力。在建筑工程中,智能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安全防范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方面。例如,智能化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 两者关系

电子信息技术是实现智能化的基础和手段,智能化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延伸。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在建筑工程中,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

二、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建筑设计阶段

利用 CAD、BIM 等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建筑设计的自动化,提高设计效率。例如,CAD 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绘制建筑图纸,进行尺寸标注和图形编辑,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BIM 技术则通过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实现了建筑设计的可视化、协同化和参数化,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质量[2]。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往往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导致设计冲突和错误。而利用协同设计平台,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各专业设计师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设计工作,实时共享设计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冲突,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2.2 虚拟现实技术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建筑设计的三维可视化,便于设计师和客户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方案。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设计师可以将设计方案以沉浸式的方式呈现给客户,让客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建筑的空间布局、采光通风等效果,提出更加准确的修改意见,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满意度[3]。

2.3 建筑施工阶段

采用智能化施工机械,如自动化挖掘机、智能塔吊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这些智能化施工机械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作业、精准定位和远程控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和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例如,自动化挖掘机可以根据预设的施工参数自动进行挖掘作业,智能塔吊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吊重、幅度等参数,确保吊运安全。

2.4 施工过程监控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可以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环境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中心实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和施工问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4]。

三、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3.1 面临的挑战

目前,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厂家的产品和系统之间兼容性差,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这不仅增加了项目的建设成本和难度,也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人才短缺: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需要既懂建筑工程专业知识又懂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这类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也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效果。

数据安全问题:随着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建筑工程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例如,建筑设计图纸、施工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和用户的隐私,如果数据泄露或被篡改,将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严重的损失[5]。

3.2 应对对策

提升技术规范编制力度:政府机构与行业组织需着手强化电子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实现技术接口及数据格式的统一化,以推动不同品牌产品与系统间的互操作性及信息交流。同时,倡导企业投身于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以增强标准的实用性与操作性。

强化人才培育机制: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教育院校应当重视对具备建筑与电子信息智能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育,增设相关领域的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操技能。建筑企业则需加大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力度,定期举办技术与经验交流会议,以增强员工对新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同时,企业可通过吸引外部专业人才等途径,增强自身技术人才储备。

3.3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建筑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安全挑战。因此,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管理,确保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这包括制定明确的数据安全政策、流程和规范,以及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此外,制定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在数据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减少潜在的损失和影响。

为了进一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建筑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访问控制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限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操作。同时,企业还应实施有效的备份与恢复技术,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数据,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四、结论

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创新与发展。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标准不统一、人才短缺、数据安全等问题。通过加强技术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和数据安全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促进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崔旋旋.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数码精品世界, 2023(6):245.

[2] 尹舒冉.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楼宇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 2023(11).

[3] 殷朋朋.建筑工程中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信息产业报道, 2024(6):0056-0058.

[4] 王 磊,宿振坤,刘文霞.建筑工程中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分析[J].Urban Architecture & Development, 2023, 4(19).

[5] 耿振华.智能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 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