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少数民族代表性手工艺的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的研究

刘罗双 姚勇强 陈继泽 张琼 覃学武
  
富网媒体号
2025年71期
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荔波高级中学

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涵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在传统手工艺中探究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的研究,能让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世界,理解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新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更是为其未来职业规划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代表性手工艺;新高考;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一、少数民族手工艺的教育价值

少数民族代表性手工艺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在化学学科教育中具有独特价值。这些手工艺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酿酒工艺,从原料的选取、发酵过程到最终成品,涉及众多化学原理。在原料发酵时,微生物的作用使糖类转化为酒精,这一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手工艺的实践操作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化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同时,少数民族手工艺的独特性和神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探索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将其融入化学教育,还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选题确定

面对荔波县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代表性手工艺,我们深知要实现对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需选择一个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对象。为此,团队深入了解各类手工艺与化学知识的关联程度,实地走访少数民族与手工艺人交流,观察不同手工艺的制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进行多次讨论,分析每种手工艺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与可行性。最终确定以酿酒手工艺为研究对象,酿酒工艺不仅涉及丰富的化学知识,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素材。

(二)研究设计

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地研学是重要一环,我们前往荔波县瑶山古寨酿酒工艺传承地,与当地酿酒师傅建立紧密联系。通过现场观察、实操等,深入了解酿酒的步骤、传统手工艺以及背后蕴含的经验智慧。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关键,以2024届的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政三种组合学科的三个班级为数据采集样本,在2024届的多次模拟考试中取3次考试数据样本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提升情况,为研究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三)实施阶段

荔波县瑶山古寨的师傅们毫无保留地分享酿酒经验,带领我们实地参观酿酒场地,从原料的挑选,到浸泡、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一系列工序,都进行细致讲解和示范。我们认真记录,学习手工艺的精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实操中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问题等。例如在蒸馏环节,学生直观感受蒸馏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仅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基于酿酒工艺的核心素养培养实践

(一)瑶山古寨研学活动

组织高中生开展酿酒手工艺学习之旅。在古寨中先聆听酿酒师傅讲述酿酒历史与文化,了解酿酒工艺在当地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随后,学生深入酿酒工坊,亲身体验酿酒流程。他们参与原料挑选,学会辨别谷物优劣;亲手操作浸泡、蒸煮,感受物理变化;在糖化、发酵环节,见证化学变化的发生。学生还与师傅交流,询问各种现象背后的原理。通过研学活动,不仅近距离接触传统手工艺,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更在实践中对化学知识有直观认识,激发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提升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应用与解题方法形成

我们巧妙地将酿酒手工艺中的方法融入化学学科教学中。以酿酒流程为蓝本,建立工艺流程题的模型即建模,在教学中选择与模型相近的流程题进行颗粒归仓练即选模,在模拟考试中用模型进行解题即解模。通过建模、选模、解模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逐渐掌握解题方法。他们学会从整体把握流程,提取关键信息,建立物质与反应的联系,从而准确解答实验题和工艺流程题,有效提升了解题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应用。

四、研究成果与创新

(一)成果展示

2024年3月,课题成员覃学武老师跨区域到仁怀市开展《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建议》专题讲座,将研究成果分享给更多教育工作者,拓宽了教学思路。同时,刘罗双老师在仁怀市进行《工艺流程的解法及策略》示范课,生动展示了如何将酿酒工艺融入化学教学,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例,有力推动了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刘罗双老师凭借将酿酒工艺与化学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2024年8月在优质课比赛中荣获黔南州一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刘老师个人教学能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本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性的有力证明。

(二)创新亮点

本研究展现了独特的创新亮点。在融合手工艺与化学知识方面,打破传统教学局限,将布依族米酒酿造工艺这一少数民族代表性手工艺与高中化学知识深度融合,为学生呈现了全新的学习视角,让化学知识不再抽象,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在提供实践机会上,通过实地研学和教学,给予学生大量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探索,这种体验式学习极大地加深了他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实践环节的不足。在研究方法上,从文献借鉴前人经验,再到研学实践,为探究手工艺与化学知识的关联性提供了坚实支撑,推动了化学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也为地方文化传承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成功范例。

五、辐射推广计划

(一)教师培训与示范课

为了让更多教师掌握手工艺与化学知识的结合方法,课题成员覃学武老师通过专题讲座向其他教师分享如何将酿酒工艺融入化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同时,安排教学示范课程,由刘罗双老师展示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酿酒工艺中学习化学知识。在示范课程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讲座和示范课活动,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能力,推动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变革。

(二)学生实践与学术交流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通过化学社团,开展与手工艺相关的实践项目,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举办学生化学实践成果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和研究成果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黄毅.从“言叙”到“衍续”:云南民族手工艺在边疆高校的传承价值取向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23,25(04):84-89.

[2]杨家佳.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研究[J].文化学刊,2022,(12):39-42.

注:本文系贵州省黔南州“揭榜挂帅”教科研项目2023年度课题《基于荔波县少数民族代表性手工艺的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的研究》(课题编号:2023B162)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