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逆向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的初步思考
摘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逆向教学设计作为一种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评价任务为驱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逆向教学设计的内涵与优势,并结合具体案例,对高中生物逆向教学设计与应用进行初步思考,以期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物;逆向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新高考改革强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势在必行。逆向教学设计作为一种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评价任务为驱动的教学设计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以下挑战: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转变
新高考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变革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新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其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入,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二、逆向教学设计的内涵与优势
逆向教学设计是由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它强调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评价任务为驱动,其基本流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确定预期学习结果: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的学习目标。
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教师需要设计能够证明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评估任务,即评价方式。
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评估任务,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逆向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优势:
1.目标导向,评价先行: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评价任务为驱动,能够有效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效率。
2.注重理解,促进迁移:逆向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3.关注学生,以学定教:逆向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高中生物逆向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主,尝试将逆向教学设计应用于《遗传与进化》和《稳态与调节》模块的教学实践中。首先,根据新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多样化的评价任务,包括课堂测验、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最后,根据评价任务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如案例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通过教学实践的验证,发现逆向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阶段一:目标设计
预期结果:通过实例分析,归纳反射的概念,概述反射弧的组成(科学思维);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脊蛙搔扒反射实验,明确反射弧与反射的关系,构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命观念、科学探究);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构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归纳条件反射的意义并概述对于学习的启发(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阶段二:评估设计
形成性评估: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表现性评估:设计探究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完成找人游戏、构建模型;
总结性评估: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阶段三: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
1.导入
上课前,让同学们先听听一个声音(播放荔中学生跑操前集队的铃声),听到这个声音你想到什么?是不是这个画面?(播放学生集队视频)。那么,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
生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反射的概念,并指出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从而引入主题。
2.课堂活动设计
实验探究:设计脊蛙搔扒反射实验探究反射弧不完整是否能进行反射活动。
学生小游戏:请八位学生到讲台上,教师将写有反射活动的帽子随机戴到学生头上,该生并不知道自己代表哪种反射活动。下面的学生通过喊学生名字将学生聚在一起来对反射活动进行分类。
模型构建: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24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示例,快速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构建条件反射的建立模型。
问题讨论: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机制对于我们的学习具有怎样的启发意义呢?
3.课堂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包括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等核心概念。通过课堂讲解、互动问答和实验演示,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够准确描述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及作用,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课堂互动氛围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的操作不够规范,需加强实验技能培训。此外,针对个别学生的疑问,未能及时给予详细解答,需在课后加强辅导。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逆向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为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和教学活动等步骤,可以实现以评价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积极推广和应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未来,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中生物教学的不断发展,逆向教学设计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继续关注和研究逆向教学设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改进方法,为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胜涵.逆向教学设计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2.
[2]吴佳.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下的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
注:本文系贵州省黔南州“揭榜挂帅”教科研项目2023年度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逆向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3B16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