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聊城市明聪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的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成效探究

张丽
  
富网媒体号
2025年80期
山东工程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聚焦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以聊城市明聪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为依托,深入探究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效。通过阐述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与实施过程,分析其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总结经验与不足,旨在为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推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发展。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成效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聊城市明聪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网络工程等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技工院校开展合作项目,为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深入探究基于该公司项目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成效,对于提升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工学一体化教学内涵

工学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中,它打破了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局面。例如,在网络工程课程教学中,不再是先单纯讲解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理论知识,然后进行简单实验操作。而是从实际的网络工程项目出发,如为某企业构建网络系统,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网络规划、设备选型、布线施工、系统调试等实践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职业素养,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无缝对接。

三、基于聊城市明聪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3.1 校企合作项目引入

聊城市明聪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涵盖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多媒体系统、弱电工程设计安装、网络工程等多个领域。技工院校与该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引入实际项目到教学中。例如,公司承接的为某企业进行网络升级改造项目,学校将其转化为教学项目。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依据项目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项目实施步骤。

3.2 教学项目设计与实施

以网络升级改造项目为例,将项目分解为多个子任务。首先是需求调研与分析,学生分组深入企业,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了解企业现有网络状况、业务需求以及对网络升级的期望,然后撰写需求分析报告。在网络规划设计阶段,学生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并进行 IP 地址规划等。接下来是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上架、布线连接,并对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进行配置调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全程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3.3 教学评价与反馈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项目成果,还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在团队协作方面,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沟通协作情况、任务分配合理性等;在专业技能方面,考察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等。评价主体包括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自评和互评。企业工程师从实际工作标准出发,对学生的项目成果和职业素养进行评价;学校教师从教学目标达成角度进行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出优点与不足,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改进提供方向。

四、工学一体化教学成效分析

4.1 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显著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极大锻炼和提升。在网络工程方面,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与调试,对复杂网络故障能够进行准确排查和解决。例如,在完成网络升级改造项目后,学生对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够根据不同企业需求灵活设计合理的网络方案。在软件编程方面,学生参与公司的软件项目开发,编程能力和代码调试能力明显提高,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小型软件模块的开发。据统计,参与工学一体化教学项目的学生,在相关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通过率比未参与的学生高出

4.2 职业素养得到培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工作,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学生在小组项目中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和专业背景的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例如,在网络项目中,负责网络规划的同学需要与负责设备安装和调试的同学密切配合,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学生需要与企业客户、工程师以及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他人需求。同时,学生的责任心和时间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4.3 就业竞争力增强

工学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大大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被合作企业直接录用。据学校就业统计数据显示,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参与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 以上,且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高达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就业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5.1 存在的问题

虽然工学一体化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企业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与学生学习进度和能力有时难以匹配。一些复杂项目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导致部分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影响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沟通协调不畅的情况,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教学资源方面,虽然有企业项目支持,但校内实训设备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无法完全满足最新技术的教学需求。

5.2 改进措施

针对项目与学生能力不匹配问题,在项目引入时,对企业项目进行筛选和二次开发,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和能力水平,将项目进行合理分解和简化,使其更符合教学实际。对于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差异问题,加强双方的沟通与培训,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融合。在教学资源方面,加大对校内实训设备的投入,及时更新设备,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资源,通过远程教学、企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和掌握最新技术。

六、结论

基于聊城市明聪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的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工学一体化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锻炼机会。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和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不断完善,为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推动技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畅,赵阳. 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工学结合教学的成果与反思 — — 以 [具体项目] 为例[J]. 教育与职业,2021, (16): 95 - 99.

[2] 周伟. 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D].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3.

[3] 吴敏. 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D]. 华东师范大学,20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