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初三数学模拟考试阅卷的问题发现与微专题教学策略研究

张方红
  
星跃媒体号
2024年7期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城北中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一次初三数学模拟考试的细致阅卷分析,旨在揭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以“微专题”为核心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研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计算错误、概念混淆及解题策略不当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微专题教学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三数学;模拟考试;问题发现;微专题教学;教学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模拟考试是评估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然而,单纯的考试与评分并不能充分体现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因此,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成为教学改进的起点。本研究围绕一次具体的初三数学模拟考试展开,旨在通过问题发现来设计有效的微专题教学活动,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难题。

一、方法论

1.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选取清远市佛冈县初三学生的数学模拟考试答卷作为分析数据。

2.研究方法 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对学生的错误类型进行系统分类,并探究其背后的教学问题。

二、问题发现

模拟考试第11、12题,学生得分情况统计:

从模拟考试改卷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个别学生对概念理解模糊(如相反数、科学记数法概念),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无法准确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学生计算技能不足,学生普遍出现基本运算错误,反映出基础计算技能的不牢固,学生答题不规划,书写不认真。

又如模拟考试第14题,学生得分情况统计:

从改卷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应对复杂或非标准题型时缺乏灵活多样的解题策略。应用能力弱,在应用题环节,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

三、微专题教学策略

1.针对初三数学复习阶段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根据学生答题时常犯的错误和知识盲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一系列微专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解题技巧的提高。如“分数的加减技巧”、“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

2.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群体,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微专题,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以下是差异化的微专题案例设计:

(1)基础级别:线性方程的理解与求解

微专题标题:《一元一次方程:基础认识与解法》,这个微专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加减法和代入法求解简单方程。

(2)中等级别: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解法与代数法

微专题标题:《坐标与方程:图解法探秘》,此微专题侧重于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图解法和代数法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如何在坐标平面上表示解。

(3)提高级别: 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微专题标题:《二次方程的挑战:从解法到实际应用》,该微专题教授学生二次方程的解法,包括公式法、配方法和图解法,并探讨这些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高级别: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微专题标题:《函数的世界:探索与应用》,在这个微专题中,学生将学习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像以及线性和二次函数的性质。

(5)特殊需求: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辅助工具

微专题标题:《数学个性化之旅:定制你的学习路线》,为特别需要的学生设计的微专题,重点关注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和辅助工具的使用。

总之,通过这样的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取得进步,并且可以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探索和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进度灵活调整微专题的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感。

3.如强化实战演练 通过微专题的实际操作练习,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如“作图题”微专题,我的教学策略是出示一道中考题,学生判断题目的类型特点,再联想相关概念,相关做法。过程如下图:

提问1:题目考察我们什么知识点?一般作图题有哪些分类?

提问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练习“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作法。

提问3:题目第2问,过点D作DE平行AB,如果是动手操作题,你如何作图?请小组之间讨论及动手操作画法。

提问4:如果题目第1问改成“过A点作BC边上高AD”,请大家想想如何作图?说出你的解题思路。

这样的微专题讲授课,以层层追问形式,让学生把学过作图知识进行回顾,同时也加强作图的操作练习,达到好的效果。

4.反馈与调整在微专题教学后及时收集学生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时调整。

四、结论:

通过对初三数学模拟考试的阅卷分析,我们能够明确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据此设计和实施微专题教学策略。这种针对性的教学不仅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兴趣和效率。未来,教师应继续深化对教学问题的诊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