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技能竞赛“ 岗课证赛” 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英杰
  
星跃媒体号
2024年12期
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养老专业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养老专业越来越受到了关注。我国于1999年设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20年更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老服”专业)。在2010年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首次举办,教育部在2018年首次将养老服务技能赛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范畴。技能竞赛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成果,也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风向标,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平台。要探索“岗课赛证”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发挥养老服务大赛的引领作用,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关键词:“岗课赛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教学

一、技能竞赛暴露当前教学问题

养老服务技能竞赛影响高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和内容,表现在养老服务技能竞赛能反映教学效果、准确评价教学质量、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目前,养老服务专业主要存在以下教学问题:一是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实践教学形式主义,教学内容与竞赛内容存在一定差距,且实践课程大多集中安排在学期末,学生短时间内难以养成良好的技能和素养。二是素质测评手段单一,缺乏专门的实训质量评价体系,职业能力被片面量化,不利于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内化职业精神”。此外,由于备赛信息获取滞后、选拔机制不完善、缺乏院校间交流沟通等。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最终都会反映在养老服务技能竞赛中。

二、探索基于技能竞赛的“岗课证赛”教学改革

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渠道,缓解就业矛盾。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老服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取“1+X”老年照护“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被称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养老服务技赛项要求按照案例情景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完成各项任务,以服务老年人为中心,关注操作过程和照护体验。根据近年来养老服务技能竞赛的内容,将养老服务岗位核心技能点与核心专业课程对应起来,学生通过学习核心课程,参加技能竞赛。结合岗位能力、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调整课程安排,重构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改进课程考核,以适应行业、岗位、竞赛的变化,“岗课赛证”教学改革实现了将教、学、做、练、赛的有机整合。

三、基于技能竞赛的“岗课证赛”教学改革实践

(一)以养老服务岗位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养老服务赛项基于真实情境案例,深入养老行业调研养老服务岗位工作任务,提炼岗位关键能力,结合竞赛中赛项设计内容、评分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组织教学以养老服务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操作技能、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老年人的身心照护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专业、人文、规范、节力的健康照护方法与措施。同时,实训任务的设计要注重组织管理、沟通交流、解决问题和临场应变及评判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使竞赛的效果落到实处。

(二)构建多元课程考评体系。基于技能竞赛引领教学实践改革。课前教师在智慧职教平台发布导学与测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职教云平台自学完成课前测试,学习效果数据实时反馈给老师。教师据测试结果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因材施教。课堂上首先进行预习内容检测,知识完善,深入理解;连线企业指导老师,分享企业实际案例,企业老师全程参与,使课程设计完成由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转化;接下来学生演示操作流程,由养老机构专家远程实时点评操作,校企合作,精准纠错;教师讲解梳理操作步骤及操作技巧,强调重难点;小组合作制定方案,分组练习,查找不足,组内成员互帮互助,鼓励落后生积极参与,运用智能模拟道具,学生实训效果可视化,课尾进行考核评价。

四、开展养老服务技能竞赛的选拔和培养

(一)组建教练团队,选拔备赛梯队。在竞赛方案公布之前,由本校教师、外校专家、机构专家构成一个具备大赛指导经验的专业教练团队,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为提高学生积极性,保障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竞赛,建议在选拔时采用“宽进严出、全员参赛”的模式,不设任何门槛,这样既提高学生参赛积极性,也保证了可选基础。选拔时应当重点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接下来,将竞赛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集中进行培训,通过两轮以上的淘汰考核。目前养老服务技能竞赛方式主要采用单人比赛模式,大都集中在上半年,根据三届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先选拔大二学生作为参赛选手,其次从大三学生中择优选取,再从大一学生中选择拔尖学生作为陪练选手,最终组建成包含参赛选手和陪练选手的备赛梯队。

(二)钻研竞赛精神,制定培训方案。要想取得理想成绩,教练团队必须仔细钻研分析竞赛方案,结合大赛技术文件和赛前说明会精神,明确选拔标准、培养目标、训练方法、考核方式、存在不足和改进方向等,制定具体可行的备赛方案和考评体系,再策划集训内容,提高集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定培训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有标准病人的参与,充分考虑到照护方案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需要通过沟通、评估和互动,来寻求老年人的需要;按照案例情景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完成各项任务;以服务老年人为中心,关注操作过程和照护体验,创新细节,尤其要关注循证护理领域的最佳证据;关注健康教育和预防疾病及康复过程,教会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制定照护方案时还应考虑直观性、功能性、持久性、经济性、社会接受度,结合当前与远期的照护目标,满足家庭、社会与文化环境和创造性要求。

(三)强化理论培训,突破训练难点。养老服务技能竞赛包括方案设计和综合实操两部分。方案设计项目由真实情景案例改编,参赛选手通过分析老年人照护案例,按照题目要求提出解决方案。综合实操项目参赛选手根据情境完成现场操作。指导教师要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提高选手核心技能、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等在内的职业胜任能力,制定每日的训练计划,将竞赛要求的基本知识分类整理并编制成考点大纲,以“点”带“面”展开培训,对较难掌握的理论和实操内容进行讲授并考核,并实时反馈当前集训的具体情况与进度。备赛过程中,通过逐个突破训练难点,掌握每个项目的技能点。此外还可以设计多个场景,培养学生应变能力。选手要言语通俗易懂,礼貌、亲切,对老年人训练中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注意操作过程中保护老年人安全。

五“岗课证赛”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通过养老服务技能竞赛结合“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实操技能、沟通交流、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人文关怀素养。同时,学生参加“1+X”证书考试通过率达到95%以上,技能竞赛与“1+X”证书实现了有机融合,学生百分百实现了就业。

六、结语

技能竞赛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强职业自信,提高综合素质。技能竞赛结合“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推动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艳英,罗薇薇,曾扬.职业技能竞赛与高职人才培养一以高职金融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4~257

[2]陈玲,高枫,张栋栋.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序列化训练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18:4~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