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也开始愈加关注,增加了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我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依据市场需求的现状,高职院校设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专业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协助个体或群体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对人才培养方式及路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健康中国;高职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使得人们的身体问题不断增加,人们也开始意识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的重要性,全民追求健康的时代脚步不断地逼近,对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服务市场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覆盖范围较广的健康产业,在营养保健、休闲健身等方面均有涉及[1]。近年来,为了向社会输出具有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型技术人才,一些高校开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是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型人才进行专业、针对性强的培养。
一、高职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教学方法不合理。为了减少教学成本的支出,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课堂上倾向于对学生灌输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实践的空间和可能性比较局限,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发挥出来,从而使得学生缺少对自己即将要进行的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相关工作的认识,与此同时,导致学生在进入新的岗位工作时,不能明确自己应担任的责任,无法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2]。
(二)教学方向不清晰。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属性,使得它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偏低,对一些人员进行有针对性、迅速,简洁的训练、将其培养成中高端技术专业人才,并及时快速地输入到社会中。但对高职院校培养健康专业人才的过程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将自身劳动力输送到社会中的目标与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义务,被大多数高职院校所忽视,将理论知识过度灌输给学生,致力于模仿研究型大学,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二、人才培养的方法及路径
(一)依据现状,调整培养模式。基于上述的现实状况来看,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培养模式方法的调整,应根据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定相应的对策。目前看来,学生在以往的实践操作中,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理论基础知识相对比较弱,学生自己学习能力不强,不能形成很有效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进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教育时,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通过探究高职院校的自身教学层次,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学习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时,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相对比较低,在进行培养和指导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人才时,高职院校为了迎合与满足实际市场的需求,在进行课程教学和讲解时,对于实践技能操作要尤为重视,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加以提升,比如,教师在教授推拿、刮痧等方面需要进行操作课程时,要求学生要跟紧教师的教学思路,认真学习。
(二)针对要求,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为了培养专业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使其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对于市场实际状况需要加以重视。学校在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时,应更加深入,使得目标能够被更好的实现,由于专业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市场上的相关机构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在进行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时,应根据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市场自身的需求情况,对于人才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时,目的性要明确、方向内容要有针对性。由此可见,在进行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还要使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药制剂、饮食调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时,要根据各项知识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根据高职院校对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视的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时,要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强化考核,革新评价体系。根据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功底过为重视的实际情况,在培养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整改需要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在这里各高校所使用的,并不是为满足个别单科需求的评价体系,而是需要调整考核的具体方式和考核所需的标准,根据学校整体教学层面的结构,在整体的考核中引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其在整个健康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使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考核的针对性更加明显。可以将考试看作是一个引领的旗帜,指导学生在进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引领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根深蒂固的错误思想和知识进行调整,使学生意识到,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对自身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指导教师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力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岗位就职、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时,发挥其自身的专业技能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占有举重若轻的地位。
三、培养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身体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趋严重。之所以这样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大都是因为人们对于自身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对于一些细小的问题未给予重视,同时自身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能力也不足,即使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的解决。与此同时,也没有针对性较强的指导,因此,在实际的实践操作、工作生活中,需要社会中专门进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的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对居民日常饮食、健康锻炼、生活作息等进行指导。由此可见,为了使整个社会居民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需要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及时输送到社会需要的地方中去,对居民的健康生活进行指导,使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使得现如今社会中的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发展和情况,越来越强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诉求,体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对于这一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为此开设了具有针对性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主动肩负其自身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完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使高职院校健康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宁玲,陈艳茜,吴新建.健康中国战略下高职院校建设健康管理专业研究———以保险职业学院为例[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8,32(6):91~94
[2]郭宝云.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7: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