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数字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对社会发展影响及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挑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文章介绍了数字经济新兴经济形态特征,及其对传统产业生产、消费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改变。随后分析了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影响就业机会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面作用。此外,本文还强调了数字经济对人才培养启示与对策建议,包括全面提升数字化技能、培养网络化思维与协作能力、注重智能化应用与创新意识等方面。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数字经济对社会发展复杂影响,展望了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合作对促进数字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正深刻影响社会各个层面。其特征在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通过数字技术与经济活动的融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管理方式,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和机遇。[1]
“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在数字经济框架下,信息传递、交流和处理变得高效快捷,全球范围内信息资源得以充分整合和利用,使各行各业能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和变化。然而,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数字鸿沟等成为了数字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数字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此外,数字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数字鸿沟,即发展不平衡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进数字经济的普惠性发展。
二、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当今时代最具活力、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2]数字经济以高效、便捷、创新为特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3]数字经济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转型,通过数字化生产、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为新兴产业开辟了广阔发展空间,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快速发展,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新动力。此外,数字经济还促进了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平台,形成了多元化、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格局,为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三、数字经济对就业机会的影响与挑战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主导社会发展生产力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成为时代进步的主流,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3]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新的就业岗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求职者提供了广阔就业选择。然而,数字经济对人才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不仅要求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适应快速变化的能力。这给现有人才供给体系带来了挑战,因为现有教育和培训体系可能无法迅速满足这种新兴需求。此外,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也导致部分传统岗位的消失或转变,需要就业者进行转岗或再培训,以适应新的就业环境。这种转型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如就业者技能结构不匹配、就业市场不稳定性增加等问题。因此,数字经济对就业市场影响是双重的,既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也提出了新的就业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优化就业环境和政策,促进数字经济与就业市场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传统产业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例如数字娱乐、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这些新兴产业为经济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产业结构。特别是共享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作模式,促使资源更加高效地利用,推动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也拉动了相关产业增长,例如信息技术、通信网络、电子商务等行业迅速壮大,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总体来说,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同时也提出了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产业协同发展,以实现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五、数字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启示与对策建议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素养,培育符合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4]同时,加强产业与教育、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与数字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实现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
加强数字化技能培养,包括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能力。培育数字化思维,提高数字化工具的熟练运用能力,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培养网络化思维和协作能力,加强团队合作、跨部门协作、跨国界协作等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中网络化协作的需求;培养智能化应用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和从业者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将教育、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培养符合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强调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培养学生和从业者具备不断学习、适应变化的能力和意识,鼓励参与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活动,提升个人竞争力。
六、结论与展望
数字经济以高效、便捷、创新为特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1]数字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是多方面而复杂的。它以高度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特征影响着各个领域。在经济增长方面,数字经济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了创新创业活动,对就业机会和产业结构也有显著影响,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人才供给不足和技能匹配的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加强人才培养、产业与教育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是应对数字经济发展有效对策。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促进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朝先.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演变:趋势、特征与效果[J].中国农村经济,2023,(10):2-25.DOI:10.20077/j.cnki.11-1262/f.2023.10.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001).DOI:10.28655/n.cnki.nrmrb.2021.002455.
[3]张欢欢,余小波.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06):106-112+118.DOI:10.16433/j.cnki.cn41-1379.2022.06.007.
[4]李洁,刘凌波.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与体育产业效率[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3[2024-06-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C.20240409.105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