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王永玲
  
星跃媒体号
2024年66期
南京市第九中学 210018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不仅关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更是他们未来学术和职业生涯的基石。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实施策略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评一致性

引言: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的高度统一,旨在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参与、实践和创新的教学环境。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设计贴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革新与发展。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环节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具体而言,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教学活动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引导学生开展与教学目标对应的学习活动;评价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二、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1、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活动正式展开之前,明确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一步骤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将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为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教师需要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来进行制定。以“函数的单调性”这一主题为例,可以将教学目标进行更为详细和深入的设定。首先,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核心概念,这包括了解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的基本定义,以及这些概念在实际函数图像上的表现。其次,学生应掌握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具体方法,这不仅包括通过函数的导数来判断其单调性,还要学会利用函数图像和函数值的比较来进行判断。最后,学生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和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识别和分析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还要能够利用单调性来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通过设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此外,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应考虑如何将这些目标与后续的教学活动、学习评价等环节紧密结合,以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设计教学活动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和评价标准的统一与协调。在这一模式下,教学活动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可以设计一系列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入函数单调性的概念,这些实例可以是生活中的场景或是数学中的经典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帮助他们形成对函数单调性的直观理解,这样的引入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接下来,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并演示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如导数法、定义法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解题思路和步骤的阐述,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同时,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内,学生可以共同探究不同函数的单调性,通过交流讨论和合作解决相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应给予适时的指导和点拨,确保学生的学习方向正确且高效。

3、实施多元评价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评价环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调整教学方法的重要参考。在这一模式下,教师不再仅仅依赖于单一的考试分数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效,而是采用了更为全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涵盖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成果等多个方面。课堂表现能够直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则体现了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课堂知识的巩固程度;而小组讨论成果更是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考察。同时,这种多元化评价还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它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而结果性评价则更注重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它是对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一个总结。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评价模式还倡导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多元互动。自评让学生有机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互评则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拓宽了评价的视角;而教师评价则更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

结束语: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实施多元评价等环节,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田晓巍.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30):41-43.

[2] 梁聪.”学教评一致性”的课例研究—以”对数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J].教育界, 2022(11):3.

[3] 孟凡亭,王欣瑜,冯鑫润.基于事后分析的高中生数学学业能力认知诊断[J].数学教学研究, 2022, 41(3):9.

[4] 张月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 2023(13):130-13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