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危机的理念和策略

吴梦涛
  
星跃媒体号
2024年119期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2488

摘要:本文探讨了青年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以及高校辅导员的应对理念和策略。在多元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下,大学生信仰动摇、信仰怀疑和信仰错位现象时有发生,然而盲目的宗教信仰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三观错位和精神依赖。针对这一问题,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秉持以生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主要矛盾的教育理念,采取细致调研明情况、真诚沟通探根源、多措并举强引导的“三步走”策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和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信仰,并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关键词:宗教信仰;理想信念;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是青年心理塑造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更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1]。随着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正在不断增强,受到内外部因素干扰而出现的信仰动摇、信仰怀疑、信仰错位等现象时有发生[2]。经过分析不难发现,大部分具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学生因学业表现不佳、人际关系冲突或心理焦虑抑郁而暂时迷失自我,受“好奇心”驱使或为了寻求精神安宁,走进宗教场所寻求精神慰藉,陌生而友好的宗教氛围成为了其逃避现实压力的临时“庇护所”,然则他们对宗教的认识比较肤浅和片面,宗教信仰倾向具有不稳定性[3]。盲目的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巨大,容易造成学生在三观和思想认识上产生错位,导致心理和精神上过于依赖宗教。

在学习、生活或交际中面临困境是引发信仰错位的诱因,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缺乏科学理性的思维能力和客观唯物的精神信念。大学是学生思想观念较为活跃但同时又不稳定的初步塑形期,如何科学合理地引导具有宗教信仰倾向的青年大学生明辨是非,助其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经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信仰,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要点与难点,也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现实问题。

二、辅导员应对思路和理念

对具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是一个敏感、复杂、长期而艰巨的现实工作,辅导员需要秉持深思熟虑、循序渐进的态度和理念。一是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助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明确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可能引发思想困惑和造成心理不适的问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二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个性化教育和全方位关注,让学生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发展。三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剖析问题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切入点。通过耐心倾听、细心引导和专业辅导,帮助学生消除自身对宗教的依赖心理,阻断因困惑和迷茫而可能通向宗教的心理桥梁[4]。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1. 仔细应对宗教对大学生的深远影响和潜在冲突

随着信教大学生人数比例的逐渐上升和校园传教活动的频繁出现,一些非法宗教组织正试图向校园进行渗透,思维活跃和好奇心强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了宗教势力影响的重点对象。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均有深远影响,一些宗教观念还可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冲突。因此,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加强对宗教渗透的防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警惕性[5]。

2. 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辅导员首先需要正视并尊重他们的信仰选择,不应简单地进行压制或排斥,而是通过科学理性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辅导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让他们明白宗教信仰并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以确保学生们能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

3.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信仰,保障意识形态安全

在文化多元和信息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宗教观,是当前高校主要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直接关系到青年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与学生最直接接触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首要责任,应当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及时发现并应对学生信仰动摇的苗头,更要防患于未然,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给予学生科学的教育和引导,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6]。

(二)正视校园宗教现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1. 正确认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本质

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思想意识问题,而非别有用心或受到某种目的驱使。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辅导员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既不夸大其严重性,过度处理,也不应忽视其存在性,任其发展,而应该以平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学生信仰宗教的现象,并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2. 正确理解并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在充分尊重信仰选择的基础上,辅导员应深刻理解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宗教的引领和凝聚作用,耐心、细致、深入地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引导信教学生将个人信仰与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结合,将自身意志和智慧转化为积极向上、立志成才的力量,为社会发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3.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辅导员应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学习,时常为他们解答疑惑、指明方向,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还可以开设与宗教相关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对宗教文化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宗教进行理性客观的认知和评价[7]。如此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思辨力和判断力,还能有效防止学生被非法宗教组织利用和误导。

(三)注重过程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

1. 坚持解决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宗教信仰问题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等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因此在处理宗教信仰问题时,辅导员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丰富多彩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2. 依法建立并完善校园宗教工作管理机制

为保障校园活动的有序进行,辅导员应配合学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合法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严厉制止和打击任何形式的非法宗教活动。此外,辅导员还应积极参加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能够正确有效地开展宗教工作[6]。

3. 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开展朋辈互助咨询

辅导员应多渠道、多频次收集团员、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和内容,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应建立有效的预警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具有潜在宗教信仰倾向的学生,当即介入并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预防学生因盲从或误解而走向宗教信仰的极端[8]。

三、辅导员应对策略和方法

针对具体大学生的信仰危机问题,辅导员可以采取细致调研明情况、真诚沟通探根源、多措并举强引导的“三步走”策略。

(一)细致调研明情况

辅导员首先应当查阅学生的资料并收集相关情况,了解其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近亲属工作情况等基本信息。同时学习掌握我国民族宗教政策,明晰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的“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并向学校少数民族辅导员请教与宗教信仰重点关注学生谈话的要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真诚沟通探根源

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确定学生是否信教。谈话过程中,辅导员应当真诚自然地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其吐露内心想法,从而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态。同时,辅导员要进一步向学生讲解国家宗教政策,即在校大学生应坚持宗教和教育相分离的原则,要做到“两个不得”和“五个严禁”。如果学生在校内组织或参与宗教活动,传播宗教思想、发展教徒,学校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三)多措并举强引导

1. 加强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

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打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该过程中,辅导员首先应寻求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鼓励并督促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活动和班级主题团日活动,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在思想上给予引导,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助其树立信心、建立目标。同时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建议家长对学生增加关心与教导,并时刻关注其思想动态。其次,辅导员可以协助学生预约心理咨询,助其解决心理困扰,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此外,辅导员可对学生进行常态化关注,定期关心其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以开放乐观的眼光看待社会新闻,多向身边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党员同学学习看齐[9]。

2. 辩证看待宗教,树立正确观念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宗教本质上是通过信仰和崇拜超自然存在或力量,再经过仪式和规范与神灵进行交流以寻求庇佑和宽恕,故而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既有积极面也有黑暗面,在某些情况下宗教可能与社会的价值观、文化传统或法律法规产生冲突,有时宗教思想会对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辅导员应鼓励学生使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宗教观点和行为,理性思考宗教教义和实践,避免盲目相信或接受所有信息。同时,辅导员应向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是一种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为主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强大动力,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关注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宗教与关注社会不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相对立,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并且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需要细致入微且长期投入的工作。首先,辅导员应以开放客观的态度向学生讲授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价值观和历史实践,以及与人类普遍价值观相契合的部分,例如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进步,帮助其认识到这些理念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紧密相连性,例如如何在实际中改善人们生活,促进社会发展。其次,辅导员可以安排学生参加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其亲身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优越性和实践性,切实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主题活动,如讲座报告、文艺演出等,通过爱国主义和价值观教育的熏陶,增进其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四、总结

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信仰观念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性、独立性和选择性不断增强,在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下,信仰动摇、信仰怀疑和信仰错位等现象时有发生。

科学引导具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大学生是一个敏感、复杂且长期的任务。高校辅导员需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问题,秉持以生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主要矛盾的教育理念,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信仰,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在处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时,辅导员应采取细致调研明情况、真诚沟通探根源、多措并举强引导的“三步走”策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宗教政策,正确认识宗教和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党的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强调要“不断提升‘导’的能力”、“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把握宗教工作主动权”。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上肩负着重要责任,应当通过科学理性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信仰。

参考文献

[1]吕素香,张德玉.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106-110.

[2]白翔.从大学生信仰危机谈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27(03):225-227.

[3]迟春丽,迟春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辅导员工作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22):18+46.

[4]郑思源,汪文琪.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其教育引导[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02):174-176.

[5]诸小妮,杜燕婷.论大学生宗教信仰归因及辅导员引导工作策略——基于防止宗教渗透工作研究的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07):84-87.

[6]李芳瑾,张承安.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的辅导员工作策略[J].云梦学刊,2011,32(04):113-115.

[7]田国胜,徐若虹,王健.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教育引导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5(17):187-188.

[8]高虹,屈凯.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思想教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63.

[9]黄庆胜,林琳.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3):108-1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