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与运用研究

潘媛
  
星跃媒体号
2024年124期
湖南省龙山县思源实验学校 416800

摘要: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培养情感等多重使命。而阅读是作为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不仅是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

前言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体验、思考等方式,更加直观地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1阐述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引入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情境教学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以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情境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尤为适合,因为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引入情境创设

2.1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顾名思义,是指将阅读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模拟或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构建出一种具有现实感的学习环境。这种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与兴趣,使他们在熟悉和亲切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融入阅读的世界。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需深入挖掘阅读材料中的生活元素,寻找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契合点。例如,在阅读关于季节变化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中季节更迭的痕迹,如落叶纷飞、花朵绽放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季节的变化,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场景,设计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情感、学习语言。

2.2故事情境

故事情境,即依据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构建出一个充满想象与奇幻色彩的学习环境。它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强大的吸引力,引领学生踏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世界。在这里,学生不仅是旁观者,更是故事的参与者与创造者。为了有效创设故事情境,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策略。通过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情节的发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感受其中的情感波动与思想碰撞。

2.3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情境,是指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巧妙融入阅读教学中,构建一个直观、互动且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它打破了传统阅读的单一模式,通过视听双重刺激,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创设多媒体情境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精心挑选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例如,在教授自然风光的课文时,可以展示壮丽的山川湖泊图片,播放潺潺的流水声和鸟鸣声,甚至播放一段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还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3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运用研究策略

3.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情境创设,我们可以巧妙地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在讲解一篇探险故事的课文前,教师可以先描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留下几个未解之谜,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期待进入阅读。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寻找答案,深入阅读。此外,引入趣味元素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角色扮演或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比如,在教授寓言故事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理解和体验故事寓意。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案例分析: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通过播放一段小蝌蚪成长的动画视频,并配以生动的旁白,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如“小蝌蚪为什么会找妈妈?”“它们最后找到妈妈了吗?”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组织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与快乐。这样的情境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3.2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在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上,情境创设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通过模拟情境,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世界,让他们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与经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历史故事时,教师可以布置场景,让学生穿上古代服饰,模拟历史场景中的对话与行为,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物的内心世界。角色扮演则是另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它要求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台词、动作和表情来展现角色的性格与情感。这种深度的参与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使学生在准备和表演的过程中,不断揣摩角色的心理变化,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经过实践评估,情境创设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还能在理解深度上有所提升,对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感悟。

3.3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情境创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模拟真实或想象的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阅读,从而有效提升阅读技能。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快,因为他们能更快地融入故事,跟随情节发展。同时,情境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深层次内容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实践指导方面,教师可基于情境创设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例如,设定与情境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或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文本,加深理解。此外,阅读后的反思也是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阅读过程,分享个人感受,讨论文本中的关键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在情境创设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结论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还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教育工作者投入到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阅读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淑萍.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J].天津教育, 2023(20):168-170.

[2]刘作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 000(017):P.1-1.

[3]李先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亚太教育, 2019(8):1.DOI:CNKI:SUN:YATA.0.2019-08-04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