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从跨文化视角看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

张宇鹏
  
星跃媒体号
2024年75期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视角在各个领域中都显得尤为重要,大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提出可能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改进

一、引言

1.1 跨文化视角的重要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跨文化视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语文教学不仅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应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学习和工作需求。跨文化视角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文化壁垒,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观念,从而增强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化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将对他们未来在国际领域的工作和交流大有裨益。

二、现状分析

2.1 教学内容的跨文化元素

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跨文化元素是提升学生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关键。这不仅限于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更涉及到对各种文化符号、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引入国外经典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让学生分析其与我国古代悲剧如《窦娥冤》在主题和人物塑造上的异同,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此外,教学内容还可以涵盖全球化的现代议题,如环保、多元文化共存等,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视角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全球公民意识。

2.2 教学方法的多元性

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单向的知识传授,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手段。教师可以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三、存在的问题

3.1 文化偏见与误解

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化偏见与误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历史、地域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学生和教师可能在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时带有自身的文化滤镜,这可能导致对文本的片面理解,甚至可能在课堂交流中产生冲突。教师自身的文化背景也可能影响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解释,无意中强化了文化刻板印象。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化敏感度,通过多元视角的训练和跨文化交际实践,以减少文化偏见,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接纳。

3.2 教学资源的不足

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的不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许多高校的语文课程教材往往侧重于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而对其他文化的介绍和比较相对匮乏。据统计,约有60%的教材内容以本民族文化为主,缺乏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教学辅助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跨文化资料也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跨文化视野的开拓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如开发多元文化融合的教材,引入国际化的教学案例,以及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库,以满足跨文化教学的需求。

四、改进策略

4.1 增强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在当前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增强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是提升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纳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跨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了解并尊重各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和隐喻,以避免在讲解过程中产生文化偏见或误解。教师应定期参加跨文化教育培训,更新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将跨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如对比分析中西方诗歌的主题差异,或者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叙事技巧。

教师可以借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模拟真实的跨文化交流情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国际电影中的文化元素,讨论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全球视野和批判性思维。

4.2 构建跨文化教学模式

构建跨文化教学模式是解决大学语文教学中文化偏见与资源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一模式强调将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与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可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设计出包含文学作品比较、跨文化情境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时,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在线的跨文化数据库、国际学术论坛,可以弥补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此外,定期的教师跨文化培训也至关重要,以确保教师自身具备足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跨文化交流。

五、结论

5.1 提出实施改进建议的紧迫性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高校在处理跨文化元素时仍存在不足。有研究表明,约30%的教师在教学中感到难以融入多元文化元素,这可能导致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程度不足。

面对这样的现状,增强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显得尤为紧迫。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他们的观念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应定期为教师提供跨文化教育的培训,提升他们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以消除潜在的文化偏见。

同时,构建跨文化教学模式也是当务之急。这不仅包括更新教材,增加反映多元文化的内容,还应创新教学方法,如引入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不同文化。我们需要激发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以适应日益紧密的全球社会。因此,改进跨文化教学的策略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其紧迫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李天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汉字文化,2024,(14):42-44.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4.14.053.

[2]张静,王雪.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以吉利学院为例[J].汉字文化,2024,(12):32-34.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4.12.019.

[3]金琼,高碧珍.《大学语文》外国选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于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的视角[J].教育导刊,2022,(08):32-40.DOI:10.16215/j.cnki.cn44-1371/g4.2022.08.0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