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路径。研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需求,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实证结果显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意识及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尊重他文化的国际情怀。本研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对于培养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新视角和实操指南。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英语教学;融入策略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技能的培养,更承载着文化传递与交流的重任。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如何在这一时期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者亟需探讨的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哲学思想,不仅是民族精神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宝贵组成部分。将其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更能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为其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使者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如何在保持英语教学国际化视野的同时,巧妙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理念,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本研究致力于探讨并提出一系列可行策略,旨在促进高中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深厚文化底蕴的未来人才提供一些实践支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效果集成
1. 文化认同与自豪感的增强
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学生能在学习外语的同时接触和了解本国的文化遗产,如古典诗词、成语故事、传统节日等。这种融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自己文化根源的理解与认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为他们在国际交流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奠定了基础。
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教学中融入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例如家庭观念、饮食习惯、节日庆典等,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增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敏感性和尊重①”。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国际交往中更加得体、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展现出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国际形象。
3. 语言学习兴趣与动力的激发
利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传统文化素材,如将古诗词翻译成英文、讨论中国节日的英文表达,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用价值与乐趣,从而主动探索和深入学习英语。
4.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讨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变迁,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批判性思考,如比较东西方对于教育、环保等问题的不同观点。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激励他们用创新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提升了他们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方法与资源的创新
为了有效融入传统文化,教师需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与方法,如数字化学习工具、文化主题项目、双语阅读材料等。这一过程推动了教学模式的现代化,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6. 促进学科融合与综合素质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促使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艺术等产生交叉融合,形成了跨学科的教学情境。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1. 课程内容的本土化改编与创编
选取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主题,如古代四大发明、经典文学作品、传统节日与习俗等,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此外,也可以改编或创编英文版的中国民间故事、成语故事、诗词歌赋等,作为阅读材料,既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又增进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或制作包含视频、音频、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跨文化比较与讨论
“围绕中西文化差异展开讨论,如家庭观、时间观、礼仪习俗等,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见解②”。选取国内外知名文化事件或现象,如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庆祝方式对比,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分析,提升批判性思维。
3. 任务驱动与项目式学习
设立诸如“我的家乡风俗”、“中国传统节日介绍”等项目,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调研、访谈、编写报告或制作展示视频,增强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英文戏剧表演,重现历史场景或民间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4.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建立包含丰富传统文化元素的英语学习平台,如在线图书馆、文化知识库,便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利用VR技术,创建虚拟文化体验场景,如游览故宫、体验茶道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 师资培训与专业发展
定期为英语教师举办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结合的专题培训,提升其文化素养与教学设计能力。建立校内外教师网络社群,分享成功案例、教学心得,促进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创新。
6. 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完善
除了语言技能考核外,增设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评价维度,采用同伴评价、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根据学生反馈、教学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内容,确保传统文化融入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是一个系统而深远的教育革新实践。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还显著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此外,这一策略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了教学相长的良好循环。
本研究表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不仅丰富了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为学生搭建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随着策略的不断优化与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教学模式将会在培养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广阔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推进哲思[J].现代教育科学:2020(8):55-56
[2]苗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推进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3(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