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数字动画创意与制作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探索

罗欣
  
星跃媒体号
2024年179期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广东肇庆 5266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数字动画课程思政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路径。通过分析课程思政内涵与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对数字动画课程思政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当前实践案例及混合式教学在其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设定知识技能与思政素养融合目标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如在动画原理、角色设计与场景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研究得出明确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数字动画课程中的重要性,创新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等结论,为数字动画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的动画人才。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数字动画;课程思政;创新设计

一、引言

1.1 研究目的

在当今教育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而对于数字动画创意与制作课程来说,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数字动画课程思政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路径,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的动画人才。通过深入挖掘数字动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数字动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理论基础

2.1 课程思政内涵与意义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数字动画教学中,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动画综合创作》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中,学生以“增加民族文化骄傲感,以动画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动画创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深入学习了思政内容,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又如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动画概论》为例》中,通过动画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督促自己和他人共同维护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

数字动画课程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能够以生动的画面和精彩的故事吸引学生。在思政教育中,数字动画可以将抽象的思政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通过制作红色动画影片,让学生加深对中国红色文化的了解,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介绍优秀的中国动画设计实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数字动画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2 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势,为数字动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线上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动画案例分析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智慧教育视域下,教师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料,包括优化后的课件 PPT、从网上搜集整理的高校教学视频以及制作的模拟演示动画等,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线下教学则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实践操作,如在动画制作课程中,教师可以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动画创作,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补充,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将传统课堂积累的教学经验与信息化、数字化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更多地掌握学习控制权,通过课前线上预习、课中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课后线下巩固等不同阶段的任务规划,自主调配学习时间。例如,在课前,学生可以先在课外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并学习基础知识。教师发布预习任务,设置相关题目,学生通过自我检测学习效果,达到一定学习水准。课中,学生学在前,教师教在后,提前传授知识、优化知识内化。课堂主要由课前测试、重点答疑以及随堂测试构成,学生参与课程讲解,从传统教学的“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发挥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课后,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参与微信学习交流群讨论等方式巩固和延伸所学知识,教师提供个性化帮助,跟踪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也表明,自主学习能力与在线学习效果密切相关,混合式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就感。

三、数字动画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3.1 当前数字动画课程思政实践案例

在“制作升国旗动画”这一案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首先,通过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含义、国歌的意义以及升国旗的场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红色的旗帜象征着革命烈士的鲜血,五颗星的颜色和位置都有着特定的含义。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操作技能,还深入了解了升国旗的知识,增强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该案例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他们还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动画效果。这种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各种挑战。

除了“制作升国旗动画”案例外,还有许多其他数字动画课程思政实践案例。例如,在小学科学教学课例《国旗怎样升上去》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滑轮的作用,让学生明白科学源于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探究精神。

然而,这些案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案例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上,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引导。有些案例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有些案例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政素养。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数字动画课程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在数字动画课程中,线上教学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课程平台,上传教学视频、动画案例分析、课件等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一些动画专业的在线课程平台上,提供了丰富的动画制作教程和案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QQ 群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生的问题,分享动画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思政教育素材。据统计,有超过 80%的数字动画课程教师会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线下教学活动对课程思政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在数字动画课程中,线下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课堂讲授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动画制作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动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一些数字动画课程中,教师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以社会公益为主题的动画作品,通过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动画制作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数字动画课程思政的创新设计

4.1 教学目标的创新设定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数字动画课程应明确将知识技能与思政素养同步提升作为重要目标。一方面,学生要熟练掌握数字动画制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动画原理、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制作软件的运用等。例如,学生要能够运用 Adobe Animate、Toon Boom 等动画制作软件,以及数位板、压感笔等硬件设备,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动画作品。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素材选取的必要性、拍摄时的原创性和版权等问题,提高学生的版权意识,加强文化自信。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知识和世界的普遍规律,在创作中追求美感和完美,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深刻理解文艺创作的深刻内涵。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数字动画课程应强调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是数字动画行业发展的关键,学生要敢于突破传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动画效果。例如,在课程中可以设置创新主题的动画创作项目,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团队协作能力同样重要,数字动画制作往往需要多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在混合式教学中,可以通过线上组建项目团队,线下进行分工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自愿组成项目团队,每个团队由 3 - 4 名成员组成,并选定一名队长负责团队管理。团队成员根据各自专长,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提高动画制作水平,还能培养沟通协调、责任担当等综合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

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数字动画教学内容。动画原理中的运动规律、时间掌握等方面可以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例如,动画中的运动规律体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正如社会的进步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社会发展中,我们应该如何遵循规律,积极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时间掌握方面,动画制作需要精确把握每一帧的时间,这启示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动画制作过程中的反复尝试和不断调整,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不怕困难,勇于尝试,坚持不懈地努力。

在角色设计方面,可以以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为例。比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通过将各个国家拟化为不同的动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事件和国际关系。在这个作品中,中国被拟化为可爱的兔子形象,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在数字动画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角色设计是如何体现思政内容的,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同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角色设计中融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精神品质。

在场景设计方面,例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动画作品,如《大鱼海棠》中的福建土楼等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作品中的场景设计,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动画场景设计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以社会公益为主题的动画场景,如环保主题的动画中,可以设计美丽的自然场景被破坏后的样子,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论

5.1 研究结论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数字动画创意与制作课程思政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了以下成果。

首先,明确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数字动画课程中的重要性。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也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线上教学资源的利用和线下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数字动画课程的各个环节中。

其次,创新设计了数字动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教学目标方面,将知识技能与思政素养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通过动画原理、角色设计、场景设计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通过对数字动画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和创新设计,为数字动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未来的数字动画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的动画人才。

总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数字动画课程思政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数字动画课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为培养高素质的动画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雪.“课程思政”背景下3D动画课程教学设计探究[J].开封大学学报,2021,35(03):58-61.

[2]束铭.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动画概论》为例[J].大众文艺,2021,(18):144-145.

[3]马艺天.点亮思政大课堂培育青春合伙人[N].南方日报,2024-10-18(AA3).

[4]汤俪瑾,李凯丽.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究——以安徽省 X研究型大学本科生为样本[J/OL].成都师范学院学报,1-9[2024-10-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748.G4.20241017.1340.002.html.

[5]陈垂策.“四平台融通三课堂联动”打造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J].汽车维修技师,2024,(20):105-106.

[6]刘晴阳.VR技术浪潮下国内高校动画专业三维动画课程革新探析[J].大观(论坛),2024,(09):159-1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