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在数字化审计中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杨昊立
  
星跃媒体号
2024年184期
安徽省烟草公司六安市公司 23701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基于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的数字化审计构建及应用方法,以提升审计效率与准确性。细致分析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对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提出数据分析、风险评估、自动化审计等关键策略与方法。研究结果对完善数字化审计方法、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推进审计工作现代化与规范化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基于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数字化审计;构建;应用

0引言

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审计监督作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权力规范运行、防范经济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手段,迫切需要依据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构建与应用。为切实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本文深入研究基于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的数字化审计构建及应用方法。

1数据分析

1.1收集、整理和分析审计数据

在数字化审计中,数据是基础。首先,需要广泛收集与审计对象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管理数据等。可以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对接、从外部数据源获取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收集到的数据往往是分散、杂乱的,需要进行整理和清洗,去除重复数据、错误数据和无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然后,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对整理后的审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了解数据的总体特征和分布情况;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找出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使用趋势分析方法,观察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审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1.2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并进行跟踪调查

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审计人员可以发现审计数据中的异常情况和问题。这些异常情况和问题可能是潜在的风险点或违规行为的线索,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跟踪调查。当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时,审计人员首先要对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其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如果异常情况和问题较为严重,可能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如暂停审计、通知被审计单位等。然后,审计人员要深入调查异常情况和问题的原因和背景,收集更多的证据和信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件、询问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跟踪调查。在跟踪调查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要注意保护证据,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确实存在违规行为或风险,审计人员要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以降低风险和损失。

2风险评估

2.1制定风险评估指标和标准

风险评估是数字化审计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指标和标准是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风险评估指标应涵盖审计对象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合规风险等。例如,在财务风险方面,可以设置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在经营风险方面,可以设置市场份额变化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毛利率等指标;在合规风险方面,可以设置法律法规遵守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等指标。风险评估标准应根据审计对象的特点和审计目标进行确定。可以采用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进行评估。定量标准可以通过设定具体的数值范围来确定风险等级,例如资产负债率超过70%为高风险,50%至70%为中等风险,50%以下为低风险。定性标准可以通过描述风险的性质和特征来确定风险等级,例如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为高风险,存在一般缺陷为中等风险,不存在缺陷为低风险。

2.2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和建议

在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后,审计人员需要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和建议,以降低风险和损失。风险防控措施和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例如,对于财务风险,可以建议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经营风险,可以建议企业加强市场调研,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合规风险,可以建议企业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合规意识。同时,审计人员还可以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风险防控建议,如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等。这些建议可以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3自动化审计

3.1开发和应用审计软件工具

自动化审计是数字化审计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审计成本。开发和应用审计软件工具是实现自动化审计的关键。审计软件工具可以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种。通用型审计软件工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审计工作,如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审计报告生成等。专用型审计软件工具则针对特定的审计领域或审计对象进行开发,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例如,在财务审计中,可以开发财务审计软件工具,用于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凭证审核等;在工程审计中,可以开发工程审计软件工具,用于工程造价核算、工程进度监控等。在开发审计软件工具时,需要充分考虑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和特点,确保软件工具的功能完善、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软件工具,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和要求。

3.2设计自动化审计流程和规范

为了确保自动化审计的顺利进行,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自动化审计流程和规范。自动化审计流程应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审计报告生成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明确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在数据采集环节,应确定数据采集的范围、方式和频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数据预处理环节,应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和加载,为数据分析做好准备。在数据分析环节,应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审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在风险评估环节,应根据风险评估指标和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在审计报告生成环节,应根据审计结果,自动生成审计报告,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总结

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的数字化审计构建及应用方法。通过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自动化审计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为审计工作提供有力的线索和证据;风险评估可以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自动化审计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审计成本。这些方法对于完善数字化审计方法、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文贞.企业数字化审计体系的构建应用与启示借鉴[J].现代企业,2024,(06):75-77.

[2]梁晓珊,伍林蓉.数字化审计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业审融合理念与“大云物移智”技术[J].财会通讯,2022,(11):139-143.

[3]侯本忠,王威,黄松,李向阳.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审计信任体系构建与应用[J].会计之友,2022,(04):153-1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