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日益增加,为了培养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学方式方法也不断创新。高中英语作为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学科,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场所,更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阵地。本文将探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通过具体实践案例分析其在提升学生语言素养和文化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英语;教学
引言
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也是一门语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尚未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1.1增强学生的优秀文化传承意识
阅读教学是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深切感受其独特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还能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培养他们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可以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2有利于发挥英语教学的价值引领功能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英语是一门需要落实立德树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文化课程,并且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包括能力提升、智力教育和价值引领。当融合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后,教师不仅可带领学生从英语的角度探究传统文化,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使其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更多礼仪文化、价值理念等。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中还包括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等,而这些内容正是启迪学生思想,培养学生意志、性格、品德的重要内容。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真正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还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好充足准备,使其始终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成长。
2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2.1从词汇和句子解析入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词汇识记与运用、句子理解与分析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为发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关键在于牢记词汇、学好句子。所以英语教师可在词汇、句子讲解中适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词汇、句子的深化理解中积累更多拓展知识。第一,英语教师可在讲解有关西方价值观念、西方文化习俗、西方思想信仰等方面的词汇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照性介绍。例如,在西方传统节日相关词汇讲解中,教师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节日介绍,在课堂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深度讲解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涉及的人物和人物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此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第二,英语教师可在讲解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介绍的句子时,以句子为素材,同步进行知识解析和传统文化传承,使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得到同时发展。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形式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可在讲解句子时分别从英译汉、汉译英两个维度入手,让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认知,进而能够良好运用英语词汇。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面条象征着长寿;其次,教师可介绍我国有关面条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切断长寿面这一做法很不吉利;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利用英语语言对有关面条的文化习俗进行翻译。这种方式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英语句子内涵,并拓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英语教师在英语词汇和句子解析环节适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能为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写作教学等奠定基础,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2.2开展多元化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但并不是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唯一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因素开展一些主题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链接。比如,在教学“Music”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开展一个“音乐与传统”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选择一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歌曲,并将其介绍给自己的外国朋友,或者分享到一些能与外国朋友互动的社交平台上。为了让整个活动更具学习价值,教师需要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写一篇80个单词左右的作文来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歌曲,并介绍其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记忆和感悟。
2.3开展古诗词阅读与翻译活动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传统文化的渗透并非是短期内就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需要长期坚持。在高三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尝试采用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将语文学科与英语学科融合起来,让学生使用英语去翻译古诗词、文言文等。具体来说,教师提前与语文教师进行交流,筛选一些重要的古诗词、文言文等,并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古诗文的翻译和阅读活动。为了避免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教师无需提出过高的要求、过多的限制,可鼓励学生提前使用信息技术搜集各种资料,也可与同伴进行互动和交流,寻找更多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2.4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
学校应结合实际,组织教师开发组建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中国文化主题教学资源库,系统涵盖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如传统节日、历史名人、文学经典等。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拓展等多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文化体验。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意义深远的任务。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指导写作练习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教师能够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未来,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新时代青年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周虹.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及策略[J].校园英语,2024(17):184-186.
[2]吴怡.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自信培养策略探析[J].海外英语,2023(21):201-203.
[3]李胜男.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探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3(5):8-10.
[4]王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育的特性表征和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2(36):119-120.
注:本文为广东省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立项课题“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研究”(课题编号2023YQJK7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