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深度探索与创新
摘要:本文围绕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展开深入研究。在当今时代,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为其发展提供新思路。文章首先阐述研究背景与目的,强调该模式对提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性。接着分析“岗课赛证”的理论基础,包括内涵解析与相关教育理论支撑。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探讨岗位需求与课程设置的关联以及竞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并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随后剖析该模式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现状,既展示取得的成果,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水平教材开发和教师团队能力提升方面的成就,又指出存在的问题,如教育重视程度低、师资水平有待提升等。针对问题,提出创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策略,包括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技能水平和创建实践平台。最后总结研究结论,指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取得显著成果和实践价值,但也面临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强调应不断探索创新,深化该模式,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教学新思考
在当今时代,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如数字化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等。然而,目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提出,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模式将工作岗位、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通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旨在探索更高效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提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将工作岗位、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探索,可以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做出贡献。
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理论基础
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随着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化生产管理模式成为趋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三维虚拟试衣、智能化流水线设计与生产、品牌策划运营、网络媒介市场营销、个性化定制服务和大数据信息分析等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必须紧跟岗位技能需求进行调整。
根据服装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实施报告,雇主招聘以“技术人才、女装设计师、制板师”等职位为主要需求。这表明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围绕这些岗位的核心技能展开,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制版技术和对时尚潮流的敏感度。同时,报告中还提到服装电子商务等新兴岗位的崛起,这也提示我们在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电子商务技能,以满足市场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技能大赛由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协作共同举办,其竞赛内容反映了行业发展新要求以及企业岗位技能的新标准。以服装设计专业的技能大赛为例,大赛中的设计主题往往紧跟时尚潮流,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将技能大赛融入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触到行业前沿的理念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通过认真研究技能大赛考核内容和评判标准,将竞赛内容分解、提炼出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实践教学中。这样既促进了实践教学,又能够服务技能大赛,实现双赢。例如,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大赛中的制版技术、面料选择、色彩搭配等知识点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学生在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都是未来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英国剑桥的科研式实践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供了启示。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将课程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设计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英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参与到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中,通过实际的设计任务,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美国麻省理工的创业式实践教学模式强调手脑并重,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中的实践教学理念相契合。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可以引入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参加创业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德国职业教育开展的基于“职业主义导向”的企业式教学模式,将职业能力进行分类与量化重新组合教学内容,由企业和学校合作进行职业培训。这种模式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中的校企合作提供了借鉴。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可以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宁波大学提出了构建“项目 + 竞赛”多平台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供了参考。可以借鉴宁波大学的经验,建立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级学生科研项目体系,以赛促创、以赛带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将竞赛项目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和成长。
二、“岗课赛证”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现状
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教材建设方面,注重思政、科技与职业融合。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同时,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引入数字化设计、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使教材内容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例如,在艺术设计综合实务教材中,加入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动态。此外,学校还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指导,编写了符合职业标准的教材。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岗位需求,将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点融入其中,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岗课赛证”融通中,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团队得到了快速成长。教师们通过参与教材编写、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例如,学校邀请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李程教授开展专题讲座,为教师们分享高水平教材开发建设的经验和方法。教师们在讲座中积极交流,对如何编写高水平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们认真研究技能大赛考核内容和评判标准,将竞赛内容融入实践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此外,学校还通过加强教材立项、组织系列培训等方式,为教师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三、创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策略
(一)完善课程体系
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例如,在平面设计课程中,可以引入实际的企业项目,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项目策划、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将创新创业案例分析、创业计划书撰写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过程和方法。在室内设计课程中,可以结合智能家居、绿色环保等行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同时,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服装设计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服装设计大赛,将大赛的主题和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商业化转化,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市场意识。
(二)提升教师技能水平
引进专业团队,培养本专业教师承担教育指导工作。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其创新创业教育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成功创业者来校进行讲座和经验分享,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例如,某高职院校邀请了知名艺术设计企业的创始人来校为教师们讲解艺术设计行业的创新创业趋势和成功案例,教师们在聆听过程中深受启发,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运作模式,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据统计,参加过企业实践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际案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例如,某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参与了一个大型室内设计项目,返校后将该项目的设计过程和遇到的问题融入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创建实践平台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一个实践平台来将他们的创意和设计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政府、企业和学校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搭建这样的实践平台。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降低创业门槛和风险。例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税收优惠、场地租赁补贴等支持。同时,政府还可以设立创业基金,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帮助学生将产品推向市场。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和设备支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便利。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办公场地、设备设施等支持。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联合支持,学生的创业项目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开展特色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艺术创作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业动力。例如,可以举办“创意市集”活动,让学生展示和销售他们的艺术作品。在“创意市集”上,学生可以与消费者直接交流,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同时,“创意市集”也可以吸引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更多的机会。此外,还可以举办艺术设计大赛、创业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这些特色活动的开展,可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实践价值。首先,在课程体系方面,通过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丰富了课程内容和形式。开发在线课程、微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教师技能水平提升方面,通过教师培训与实践,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成功创业者来校进行讲座和经验分享,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构建“专业教师+创业导师”的教师团队模式,开展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教育服务。最后,在创建实践平台方面,政府、企业和学校联合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开展特色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创作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业动力。
最后,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未来可以探索如何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素质和能力。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进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企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和建议。例如,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聘请了几位成功的艺术设计创业者担任兼职教师,他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和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莉.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教学新思考[J].上海包装,2024,(05):200-202.DOI:10.19446/j.cnki.1005-9423.2024.05.064.
[2]倪欢欢.高职艺术设计课程与行业需求对接的教学模式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4(09):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