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党建视角下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研究

孙发贵 刘谦男 耿在英
  
星跃媒体号
2024年213期
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065201

摘要:本文基于大党建视角,探究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党建+"核心理念,打牢党建引领的思想基础;聚焦"党建+"核心理念,夯实党建引领的组织架构;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党建+"建立长效机制;构建"1+N"融合党建模式,拓展党建引领工作路径。通过发挥高质量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及综合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文章结合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的实践,探讨了艺术学院在"党建+"视域下开展的具体工作,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大党建;高校"党建+";党建融合;工作模式

引言: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高校亟需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优化体制机制,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大党建视角下,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证[1]。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在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党建+"核心理念,打牢党建引领的思想基础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院党总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其融入党建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学院党总支制定具体学习内容,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等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讲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领学促学作用。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用科学理论培根铸魂、凝心聚力。

(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艺术学院党总支持续强化"党建+"核心理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院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立场坚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院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和解决师生的思想困惑,引导师生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二、聚焦"党建+"核心理念,夯实党建引领的组织架构

(一)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艺术学院党总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了党政联席会议、党总支工作例会等制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学院2个教师党支部、2个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党员创新创业等特色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近5年来,学院党总支获4次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院获5次校级先进单位。

(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学院注重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一批党建工作标杆。学院院长沈宏教授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名师,党员教师陈良雨被评为河北省师德标兵,党总支书记孙发贵、副书记步小阳等5人获得河北省德育先进工作者。学院聚焦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等中心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深度融合。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分别荣获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师生参与专业竞赛获奖近4000项,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三、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党建+"建立长效机制

(一)围绕"党建+传帮带"建立长效机制

学院围绕"党建+传帮带"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双带头人"作用,完善师徒结对、党员联系青年学生等制度,明确师徒职责,加强经验传授,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学院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困惑,推动形成"传帮带"全链条培养体系。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获得河北省优秀党支部,5个班级获得省级先进集体,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党员。

(二)围绕"党建+育人"建立长效机制

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学业发展、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学生管理相互促进。学院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成省一流课程4门,围绕重大主题开展艺术作品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勇于砥砺奋斗。近年来,学院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2021届毕业生刘江姗参军退伍后成长为学院党建工作标兵,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杰出代表。

四、构建"1+N"融合党建模式,拓展党建引领工作外延

(一)推进"党建+联学联建"和"党建+课程思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积极开展"党建+联学联建",与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拓宽师生视野,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并全面推进"党建+课程思政",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学全过程,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精品课程。学院联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沉浸式体验教学,录制推送"青年说 微党课"等主题宣讲视频25项,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发挥良好示范效应。此外,学院还充分挖掘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师生赴北大红楼、宛平城、卢沟桥等地开展主题教育和写生采风,引导师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二)深化"党建+教研科研"和"党建+人才培养",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育人实效

学院深化"党建+教研科研"融合发展,鼓励教师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学院组织教师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和写生采风,将革命文化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传承红色基因。学院创新"党建+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学院坚持四层次工作室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

五、结论

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立足办学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模式建设,在强化"党建+"核心理念、夯实党建引领的组织架构、围绕"党建+"建立长效机制、构建"1+N"融合党建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引领带动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显著提升。艺术学院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和有益启示,对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译匀.新时代实现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协同育人的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9):129-130+133.

[2]戴丹璐.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9):143-144+154.

[3]吴晓燕,舒少龙,王峻.构建高质量高校院系党建工作体系研究[J].大学,2024,(27):177-180.

作者简介:

孙发贵(1985.4—),男,汉族,籍贯:江西人,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高校党建

刘谦男(1992.7-),女,汉族,籍贯:黑龙江人,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辅导员,讲师,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高校党建

耿在英(1987,10-)女,汉族,籍贯:山东人,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辅导员,讲师,硕士学位,专业:工商管理,研究方向:高校党建

2024年廊坊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LFSZKT-2024011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