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探析

杨琳
  
星跃媒体号
2024年224期
新泰市放城镇初级中学 山东省新泰市 271218

摘要:初中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自我管理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一种方式,它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人才的培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出发,探讨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从而使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学生自我管理

引言

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班主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工作内容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面对着诸多的困难与压力,在这个时候进行自主学习,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付各种挑战与压力,对于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及提升其社会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生命的各个方面入手,采用各种主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价值

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对教师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具有自我管理技能的人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有效地安排,制定好自己的学习方案,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监督,根据自己的计划来有效地执行自己的学习任务,不容易被外部因素所左右,能够在自己的教学进程中,适时地对自己的教学战略进行适当的调节,能够自由地挑选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并且能够按照自己的爱好与专业来进行选择。这样,就能使学生主动、持久地进行学习。同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较高的自律意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服从校纪校规,积极承担自己的职责与义务。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准则来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决定,也可以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发现自身的缺点与失误,积极地进行改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素质与品德建设。

二、初中班主任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

(一)以班干部的民主管理体制为基础

课堂中的民主管理体制,就是在课堂管理过程中,由老师带领同学们主动地参加,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由师生共同决定和共同管理。在中学班级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行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体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制订课堂规则时,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尽可能多地听取同学们的心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同学们在课堂纪律、奖惩措施和评分标准等方面取得一致的意见。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校各项制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

(二)积极发挥榜样引导作用,示范有效自我管理方法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自我管理能力,但也会被外界的各种因素所左右。在中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给同学们做出一个好的示范,带动他们在学业上也能主动进行自律,高效率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其次,班主任应主动探寻有效的自我管理方式,并将其向全体师生进行扩展。例如,班主任可以采用自我策划、分期目标和自我评估等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制问卷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自我监控与评估,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借助班级集体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科学的、适宜的思维和行动,促使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下实现自己的目的,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实践效果和提高自己的经验。开展课堂集体实践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开展多种课堂教学活动,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责任感、协作性、自律精神。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主题班会、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使他们能够承担起组织、协调和执行等不同的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使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作用,并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中来。

例如,在开展“怎样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的专题班会时,教师要指导同学们进行班级活动,让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制定出一个可行的发展方案。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对实践活动的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对成绩进行评价,对成绩进行适时的赞扬和激励。通过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四)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构建和谐自我管理环境

自我管理是指对人的行动进行管理和作用的一种能力。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探讨。家校合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班主任应主动探究家庭学校之间的协作关系,并与父母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学校和家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班主任应重视与父母的联系,充分掌握父母对孩子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并将自己的思想和方式传授给父母,取得父母的支持与合作。其次,教师要注意孩子的家庭情况,掌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成长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根据家长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家长自我管理的对策,以保证学校和父母之间的协作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在学校中,如果家庭氛围比较宽松,父母的教育理念比较科学、民主,那么老师就应该在学校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履行家人义务中,学生有效地发展了自己的自我管理。如果是亲子关系较为紧张的同学,那么老师要在平时多给他们一些关怀和陪伴,指导他们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家人,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感。在构建健康向上的亲子关系的过程中,要成为家庭和睦的“纽带”。通过家校协作,教师能与父母一起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舞台。

三、结束语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中学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好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构建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学校和家庭的有效实施,完善学校和家庭的协作机制,促使学生树立自己的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自律行为,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张霞.核心素养下学生自我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实践路径[J].天津教育,2023(33):34-36.

[2]刘甲.核心素养下学生自我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实践路径探究[J].家长,2023(28):85-87.

[3]张金宝.学生自我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实践路径探索[J].学周刊,2023(27):160-16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