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通信原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彭文勇
  
星跃媒体号
2024年222期
武汉工商学院 430065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通信原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详细分析,挖掘出了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多个思政元素。阐述了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旨在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通信原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融入

前言: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和实践模式,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信原理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1通信原理课程的内容与特点

通信原理是一门广泛应用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1)绪论,介绍通信发展史、通信系统模型等;(2)信道,介绍信道的数学模型与信道容量;(3)模拟调制系统,介绍模拟调幅、调相和调频;(4)数字调制系统,介绍数字基带传输与数字带通传输;(5)新型数字调制技术,介绍较为前沿的调制方法;(6)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介绍相关接收和匹配滤波接收;(7)信源编码,介绍信号的抽样、量化和编码;(8)差错控制编码,介绍信道编码;(9)同步原理,介绍载波同步、码元同步等。

通信原理课程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先修课程要求高。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必要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电磁场与电磁波以及信号与系统的知识储备;其次,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通信原理课程既包括基础的理论知识,也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通信系统设计和分析中;最后,通信原理的前沿性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原理课程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应用需求。

2通信原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2.1爱国主义元素

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密切相关。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移动通信、5G等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通信技术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2.2科学精神元素

通信原理是一门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的科学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通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例如,介绍克劳德·香农(ClaudeShannon)在信息论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以及他对通信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和艰辛,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2.3创新意识元素

通信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创新是推动通信技术进步的关键。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通信技术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数字通信系统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方案。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4社会责任感元素

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例如,在讲解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时,可以介绍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通信技术的发展中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设计和实现通信系统时,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做到技术与人文的有机结合。

2.5职业道德元素

通信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较高。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通信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养。例如,在讲解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时,强调工程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如诚实守信、保守机密、尊重知识产权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3通信原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与途径

3.1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思政元素的融入,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具体的思政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其次,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知识点中,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例如,在讲解数字通信系统的纠错编码时,可以引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纠错编码技术,既介绍了专业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2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例如,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与思政元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课程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3.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与思政元素相关的实践项目,如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信息安全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结束语:

概而言之,通信原理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帆,程伟,李晓柏,黄美荣,崔晓梦.突出军政素养的“通信原理”课程思政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3,45(02):104-107.

[2]常波,尹晓琦,王海燕,杨松,顾相平.通信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3,9(25):30-33.

[3]谢玉鹏.目标问题导向的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3,(08):172-176.

[4]隋东旭.“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的探析与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03):236-238.

[5]殷玲,佟景泉.高职“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究——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1):86-89.

[6]杨柳,丁丹,王红敏,梁娜.“数字通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践[J].科教文汇,2023,(10):157-1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