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现代铁路信号技术应用分析

杜跃飞
  
星跃媒体号
2024年245期
通号 郑州 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现代铁路信号技术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其在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性和效率方面的演进与重要性。研究考察了信号技术的主要类型,包括自动控制系统、信号传输、列车保护及驾驶辅助系统,并重点介绍了关键技术,如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无线通信和基于GPS的定位,分析了这些技术对运营可靠性的影响。同时,研究讨论了当前的技术挑战,如技术复杂性和资源需求,并提出了潜在解决方案。未来方向着眼于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实现可持续的铁路信号系统。

关键词: 铁路信号技术;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铁路安全与效率

一、现代铁路信号技术的分类

(一)自动控制系统与信号传输技术

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铁路信号的核心,确保列车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并保持安全距离。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控制列车,为操作员和调度中心提供关键运行信息。自动列车控制(ATC)技术在此广泛应用,包含自动列车保护(ATP)、自动列车操作(ATO)和自动列车监督(ATS)三部分:ATP是一种安全导向的系统,通过监控速度和位置,确保列车遵守速度限制并避免碰撞,必要时自动制动。ATO负责加速、减速和站点停车,通过保持最佳速度来提升运行效率和能效。ATS承担监督职责,负责实时跟踪和调度,帮助操作员管理交通流量并应对突发情况。在信号传输技术方面,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利用无线通信实现列车与控制中心的数据实时交换,使列车定位更精确、间隔更短,提升了系统容量。此外,数字无线电、光纤网络及GPS等技术也显著提升了信号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列车自动保护与驾驶系统

列车自动保护与驾驶系统注重安全的操作环境,确保列车在安全参数内运行。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TCS)广泛应用于欧洲,并通过自动控制速度提供跨国互操作信号,提升了高速铁路和货运线路的安全性和效率。此外,美国的列车主动控制系统(PTC)则通过自动制动和速度调节,防止碰撞、脱轨等操作风险,增加了额外安全保障。高级列车驾驶系统正逐步研发中,集成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精度。其驾驶辅助功能(如实时障碍物检测)帮助操作员快速应对突发情况,提升整体安全性和运营效率,同时减少人为失误,优化运输流程。

二、现代铁路信号技术关键技术的应用

(一)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是一种革命性的信号系统,利用列车与轨旁设备之间的连续实时通信。与传统的固定分区信号系统不同,CBTC基于移动分区原理,允许列车在保持安全制动距离的同时保持更近的间隔。这大幅提高了线路运载能力和轨道资源的利用,使其成为高密度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的理想选择。CBTC系统通过减少列车间隔时间,实现更高频次的服务,特别适用于地铁系统,以最小化乘客等待时间。同时,移动分区优化了列车间距,减少了拥堵并最大化运输量。在高速铁路中,CBTC通过动态调整列车位置和速度确保运行顺畅无阻。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列车速度和位置来提高操作安全性,基于当前速度和轨道条件持续计算安全制动距离,显著降低碰撞风险。此外,CBTC系统的实时数据交换使其在应对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反应迅速,进一步增强了系统可靠性。CBTC还支持故障诊断功能,使维护团队能够主动处理潜在问题,减少服务中断。通过优化加速、制动和滑行阶段,CBTC实现节能效果,一些系统还集成了节能驾驶算法,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铁路运营,尤其适用于重视环境保护的线路。

(二)无线通信与GPS定位技术

无线通信和GPS定位是现代铁路运营的核心,为CBTC等先进信号系统的实时数据需求提供支持。无线技术取代了传统轨旁信号基础设施,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现代铁路系统通常依赖Wi-Fi、无线电和蜂窝网络的组合来维持列车与控制中心之间的连续通信。GSM-R(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铁路)作为一种专为铁路设计的无线网络,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通道。LTE-R和未来的5G网络将进一步提供快速稳固的连接,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低延迟,这对于实时列车控制尤为重要。GPS技术使列车位置得以精确跟踪,为CBTC等系统提供准确信息。通过实时监控列车移动,控制中心可以动态调整时刻表和行车路线。此外,GPS定位对于偏远铁路网络非常有价值,尤其在传统信号基础设施有限或维护成本较高的地区。结合其他传感器和车载系统,GPS在移动或动态分区环境中提供稳健的定位能力。在某些应用中,GPS数据与惯性导航和车载传感器等数据融合,以提高精度,尤其在隧道或建筑密集的区域。多源数据融合增强了列车定位的可靠性,有助于维持高密度铁路网络的安全性。无线通信还改善了乘客体验,通过支持车内Wi-Fi、实时行程更新和娱乐选项提升了服务质量,精准的GPS数据也使到达时间预测更为准确,进而提高准点率和客户满意度。

三、现代信号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一)提升运输安全性与效率

现代信号系统(如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和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TCS)通过实时监控列车的位置、速度和路线显著提高了安全性。利用移动分区技术,这些系统允许列车在更短的间隔内运行,从而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提高线路容量。这种动态控制减少了碰撞和脱轨的可能性,使运营商能够快速应对潜在的危险。此外,现代系统支持自动制动和速度调节,确保列车在安全参数内运行。在高频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系统通过优化列车时刻表和减少等待时间来提高效率。系统中的节能驾驶算法也减少了能源消耗,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的铁路运营。

(一)面临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尽管现代信号系统具有优势,但它们面临的一些技术挑战必须得到解决以实现其最大潜力。一个主要挑战是实施成本高且复杂。将传统系统升级为先进信号系统需要大量基础设施、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投资。此外,系统维护需要对软硬件进行定期更新,若管理不当,可能会中断服务。另一个挑战是数据安全性和系统可靠性。由于CBTC等现代系统高度依赖无线通信和GPS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因此易受到网络安全威胁和信号干扰的影响。未经授权的访问可能导致操作中断,甚至引发安全风险。为减轻这些问题,铁路运营商正逐步实施稳健的网络安全协议、加密措施和定期的漏洞评估。此外,集成冗余通信通道可以降低信号丢失的风险,提高系统可靠性。在国际铁路网络中,不同信号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仍然是一个重要挑战。不同国家的标准、硬件和软件差异可能限制无缝操作。采用ETCS等标准协议有助于实现互操作性,但要达到完全集成仍然十分复杂。解决方案包括推动全球统一的标准,采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以便适应不同系统,促进跨境铁路运营的顺畅衔接。

结论:

未来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将依赖于先进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创新的进一步集成。5G与物联网的应用将增强实时监控,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性维护将提高系统可靠性。随着ETCS等标准化的推广,全球互操作性将得到提升,实现跨境铁路的无缝衔接。节能驾驶算法等可持续创新将推动更环保的铁路运输。随着技术进步,现代铁路信号系统将不断优化安全性、效率与韧性,以满足全球铁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宪宝.中国铁路信号系统设计手段的发展经验[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20,17(08):101-105.

[2]彭文祥.中国铁路信号系统智能监测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04):34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