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牛赛飞
  
星跃媒体号
2024年284期
辽宁省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122500

摘要:本文立足于文化自信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在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实践策略。通过分析当前中职音乐教学现状、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以及二者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一套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人才。

关键词: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应用探讨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塑造民族精神、传承历史记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将传统音乐融入其音乐课程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自豪感。

1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在文化自信日益成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的今天,如何将传统音乐有效地融入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不仅是对教育者的一项挑战,更是对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精髓的一次深刻思考。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它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文化自信和综合素养的关键因素。因此,无论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学校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应当重视并积极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传统音乐发展的教育环境,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薪火相传,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2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挑战

2.1教材与师资资源不足

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推广传统音乐于中职音乐教学面临着明显的教材与师资短缺问题。当前,虽然已有一些关于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等方面的书籍出版,但专门针对中职学生特点设计的传统音乐教材仍相对匮乏,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强的教学资料。此外,能够胜任此类课程的教师数量有限,很多老师虽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或表演技能,但对于如何将其有效转化为适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尚欠缺经验,导致在实际操作层面遇到较多困难。

2.2现代技术与传统音乐的融合难度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然而,在中职音乐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现代科技辅助传统音乐教学却是一项艰巨任务。一方面,部分传统音乐形式较为抽象复杂,难以用单纯的文字或静态图像传达其韵味;另一方面,学生们习惯了快节奏的信息获取方式,可能难以长时间专注于某首古老而悠长的曲目,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兼顾趣味性和深度,巧妙借用多媒体工具如动画演示、互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兴趣点。

2.3学生参与度不高

尽管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但由于长期以来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不少同学对传统音乐抱持冷淡甚至误解态度。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些曲目过时无趣,无法与当下的生活方式相匹配,故而不愿意主动接触了解。对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吸引其注意力:举办讲座邀请名家进校园分享个人经历;开展实地考察走访民乐社团、戏曲团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其背后的艰辛与喜悦;设立“中国风”原创作品比赛,鼓励大家发挥创意结合所学编排节目……总之,只有真正贴近青少年心灵需求,才能使他们在愉快轻松氛围中学有所得,逐渐培养起对传统艺术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

3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3.1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中职音乐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首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中国音乐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如《高山流水》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十面埋伏》展现了战争的悲壮和英雄气概等。通过讲解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能激发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培养深厚的文化自信。

3.2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传统音乐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独特的音律、曲调和演奏技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职音乐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传统乐器的美妙之处,比如琵琶的清脆激昂,二胡的柔美哀怨,以及笛子的悠扬婉转等。通过深入分析乐曲结构,帮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艺术美感,进而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在享受美的同时,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3.3促进跨学科融合学习

将传统音乐融入中职教育有助于实现跨学科学习的目标。例如,教授民歌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介绍歌曲产生的地域背景;讲解宫廷音乐时,可引入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探讨乐器制作工艺,则能联系物理原理和材料学内容。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领域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音乐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性。

3.4拓展国际视野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职生需具备较强的世界观。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拥有着无限魅力和影响力。在学校音乐课程中加入中国经典曲目,能让学子们意识到自身文化对于全球文化交流贡献巨大,并学会借鉴他国优秀元素来丰富本民族艺术形式。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下诸多沿线国家也积极吸收中国文化精华,许多外国青年艺术家开始尝试使用中国乐器进行创作,这无疑为世界音乐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和传播不仅是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更是推动国际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这一过程,中职生将获得更加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开阔的心胸境界。

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音乐有效融入中职音乐教学,不仅能强化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还能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其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各中职院校应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探索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传统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 龙燕.教育信息技术,2017(Z1)

[2]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 禤乐钰.教育信息技术,2017(Z2)

[3] 多媒体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龚红艳.当代家庭教育,2020(11)

[4] 微课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何亚真.当代教研论丛,2020(05)

[5] 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智琼.当代家庭教育,2020(3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