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当非遗遇上盲盒

——衡水非遗盲盒项目设计及实施路径研究

王欣雨 陈姝羽 李晓晓 王心悦
  
云亦媒体号
2025年54期
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河北省衡水市 053010

摘要:“‘衡’喜‘盳盳’:非遗遇盲盒”项目的设计,巧妙地将衡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盲盒文化相结合,旨在传承和推广衡水非遗文化,吸引年轻消费者,创造新的市场热点。

关键词:衡水;非遗盲盒;设计;实施路径

衡水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如衡水内画、形意拳、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等。近几年衡水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开办栏目,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进社区”等活动。此外,衡水市还建立了非遗数据库,推进非遗资源数字化管理,设立了多个非遗传习所和非遗工坊。基于此种优势,非遗盲盒项目满足在本地开展活动的基本条件。

一、衡水非遗盲盒项目设计思路

“‘衡’喜‘盳盳’:非遗遇盲盒”项目的设计,巧妙地将衡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盲盒文化相结合,旨在传承和推广衡水的非遗文化,同时吸引年轻消费者,创造新的市场热点。

(一)产品选择与包装

在产品选择上,项目精选了衡水内画、武强木板年画、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在包装设计方面,项目注重将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包装不仅保护产品,更是一个文化载体,通过精美的设计,让消费者在开盒的瞬间就能感受到衡水非遗的独特魅力。例如,包装上可以印有衡水内画的精美图案,或是武强木板年画的传统纹样,让消费者在未开盒前就能对产品充满期待。同时,包装材料的选择也体现了环保理念,使用可降解的纸质材料或再生塑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也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环保的关注。此外,为了增加产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部分盲盒设计成需要消费者自行修复的非遗产品,如破损的内画鼻烟壶或年画。消费者在修复过程中,不仅能了解非遗技艺,还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趣味性,也增强了消费者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二)产品营销策略

首先,衡水非遗盲盒项目要明确目标市场和消费者定位。由于盲盒营销在年轻人群体中尤其受欢迎,因此该项目应主要面向年轻消费者,特别是那些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追求个性化和新鲜感的年轻人。衡水非遗盲盒项目应设计出与其他品牌的盲盒产品具有明显差异化的产品。例如,可以结合衡水的非遗文化,推出绒花、烧箔画、漆扇等主题的盲盒。还可以通过限量发行、稀有款式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在产品推广中,可以提供一些线索、暗示或描述,引起消费者对盲盒中物品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同时,通过饥饿营销的方式,如限时抢购、预约购买等,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稀缺性和吸引力。

其次,线上平台营销。可以选择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发布盲盒开箱视频或图文,展示盲盒中的非遗产品和惊喜,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盲盒开箱体验和收藏故事,形成用户生成内容(UGC),提高用户参与度和品牌忠诚度。及时回应用户的评论和私信,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在微信、QQ等平台建立衡水非遗盲盒项目的专属社群,方便用户交流和分享。在社群中定期举办活动,如抽奖、分享会等,提高用户活跃度和归属感。在社群中分享非遗文化、盲盒产品等相关内容,增加用户粘性。与知名品牌或IP进行联名合作,推出限量版或特别版非遗盲盒,提高产品的独特性和收藏价值。邀请网红或明星进行产品推广和直播带货,借助他们的粉丝基础和影响力,扩大项目的知名度和销量。

再次,开展线下互动。在体验活动现场,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如内画、剪纸、年画制作等。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参与者通过购买或参与活动获得盲盒,并现场抽取盲盒内的文创产品或体验券。抽取到体验券的观众可以在指定区域兑换相应的非遗技艺体验课程或文创产品。在体验区,观众可以亲自参与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如尝试剪纸、绘制年画等。这种互动体验不仅能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还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衡水非遗盲盒项目实施路径

(一)组建团队

团队组建是项目启动的首要任务,一个高效、专业的团队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最终成功。 在团队组建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项目的核心目标——传承和推广衡水地区的非遗文化,同时借助盲盒这一新颖的销售模式,提升消费者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这一目标要求团队成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非遗文化知识,还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的设计思维。因此,在吸纳团队成员时,我们优先考虑那些在非遗文化传承、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领域拥有专长和丰富经验的人才。他们可以是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也可以是具备创新思维的设计师,或者是熟悉市场运作的营销专家。这些人才的加入,将为项目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撑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团队构建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团队建设工作。这包括制定明确的职责分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及营造积极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等。此外,团队还与相关的非遗传承人、文化机构、旅游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这些合作伙伴的加入,将为项目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助力项目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市场调研及其反馈

市场调研首先聚焦于目标受众的界定通过问卷调查、社交媒体分析、线下访谈等多种手段,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年龄层、职业背景、兴趣偏好的人群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兴趣点及消费意愿。调研结果显示,年轻一代对于具有新颖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非遗产品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而中老年群体则更看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基于这些反馈,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市场上的非遗产品现状,发现虽然不乏一些优质的非遗衍生品,但普遍缺乏足够的创意与互动性,难以充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此外,非遗文化的传播万式也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展览、讲座等形式,难以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在市场调研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消费者对于盲盒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接受度。盲盒以其未知的惊喜感和收集的乐趣,在年轻人中迅速走红。将非遗文化与盲盒形式相结合,既能满足年轻群体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又能通过盲盒的随机性,增加非遗文化的趣味性和探索性,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市场中存在的潜在挑战,如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盲盒产品的质量控制与合规性、以及消费者对于盲盒产品可能产生的过度消费倾向等。这些问题需要在项目后续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制定详细的策略与措施,逐一加以解决。市场调研与反馈为衡水非遗盲盒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衡’喜‘盳盳’:非遗遇盲盒”项目的实施推动了衡水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爱上了衡水非遗。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衡水非遗文化,还能创造经济效益,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向南.在”非遗”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汲取创新力量[N].衡水日报,2023(06).

[2]田恬.衡水内画非遗工坊:方寸之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N].河北日报,2023(05).

[3]刘翔.消费主义情境下的符号操持——以盲盒消费为例[J].晋阳学刊,2024(05).

[4]徐琳,李海伊高校大学生盲盒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24(08).

[5]西沐.中国”非遗”艺术品交易模式亟需整合与创新[J].人文天下,2015(10).

作者简介

王欣雨(2004),女,汉,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学生,本科 ,汉语言文学

陈姝羽(2004),女,汉,重庆市涪陵区,大学生,本科,汉语言文学

李晓晓(2002),女,汉,河北省邯郸市,大学生,本科,汉语言文学

王心悦(2003),女,汉,天津市武清区,大学生,本科,汉语言文学

本论文是 2024 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衡喜盳盳:非遗遇盲盒”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4101010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