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BOPPPS模式地对分课堂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刘群
  
云亦媒体号
2025年60期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教育模式持续创新的当下,传统教师主导课堂难以契合大学教育新需求,BOPPPS 模式与对分课堂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为教学改革指引方向。本文聚焦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应用,阐述设计与实施路径,并剖析成效,借助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及课堂互动优化,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度、能力均显著提升,经数据分析与教学反馈,有力验证该模式在提升教学质量上的可行性与效果。

关键词: BOPPPS模式、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效果

引言: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样的数学类基础课程中,抽象理论和复杂计算常使学生感到困惑,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探讨BOPPPS模式与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实施路径,并数据分析验证其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推动教学改革向更高效、更互动的方向发展。

一、BOPPPS模式与对分课堂结合的教学现状与挑战

在传统大班授课情境下,教学模式存在学生参与程度低下、课堂互动匮乏等弊端,这使得教师无暇关照每一位学生的个体特性,进而对教学成效产生不良影响[1]。BOPPPS 模式,作为一种聚焦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架构,着重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参与互动以及进行总结反思等关键环节,能够切实增强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感并激发其学习热情。而对分课堂则借助课前自主研习、课中互动交流以及教师的及时引导,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进阶。将 BOPPPS 模式与对分课堂相融合应用大班教学实践时,诸多挑战纷至沓来,大班环境中确保学生得以充分参与并获取个性化指导成为棘手难题,且教师在引领线上学习以及组织课堂互动际,需具备坚实的技术支撑与卓越的管理能力。

二、基BOPPPS模式地对分课堂实施路径与教学策略

(一)课堂设计与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

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类课程而言,其教学目标应精细划分为知识把握、能力增进以及情感培育三重维度,在每堂课程结束之际,学生既能熟练掌握特定统计方法的基础概念及其公式运用,又能有效提升借由数据分析处置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育科学思维模式与合作精神。在明晰目标后,借助 BOPPPS 模式的五大核心环节予以细化规划:起始的导入部分运用实际问题或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的吸引力;目标明确环节清晰阐述每节课的学习任务与预期成效,助力学生聚焦关键要点;参与环节借助在线平台构建互动问答、小组研讨等形式,促使学生踊跃参与,达成互动协作;总结环节凭借课后小测与自我反思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运用[2]。

在教学实践进程中,针对各环节的时间调配亦需优化,假定每节课时长为 90 分钟,导入环节宜控制 5 至 10 分钟,目标设定环节暂时 5 分钟,参与环节可占据课堂总时长的 40%至 50%,即约 40 至 45 分钟,如此时间分配确保学生拥有充足的时段开展实际操作与互动交流。课后的总结与回顾环节应安排 15 分钟,使学生能够借助反馈机制及时洞悉自身的学习状况与存在问题。如图1所示:

(二)线上与线下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互补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进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诸如学习通、雨课堂等,能够达成线下课堂与线上资源的高效融合,促使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均可展开持续性的学习活动。课前阶段,借助学习通类的平台发布预习任务与学习资料,并要求学生完成在线测验或者参与讨论,以此助力学生为正式课堂的学习做好周全准备。倘若每节课规划 15 至 20 分钟的预习时长,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学习平台上完成与课程紧密相关的知识点自测,同时提出至少一项有关问题,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掌握状况便能得到初步的检测,教师亦能够依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地对课堂教学内容予以调整优化。课中时段,线上平台能够与对分课堂的实施相互配合,凭借即时互动以及知识反馈强化课堂的互动效能,借助平台实时发布讨论题目,组织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确保每位学生皆拥有发言以及展示的契机。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类内容既抽象又繁杂的课程而言,教师能够课堂互动以及即时反馈,协助学生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误解,削减知识的盲点区域。课堂互动可以采取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推进,同时结合平台上的投票、答疑环节,保障课堂中的每个学生均可参与其中,提出自身的问题并获取解答。

在线平台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联的案例剖析或者数据处理任务,学生能够利用课后时间展开独立思考以及练习操作,教师则可线上答疑区域,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进程中遭遇的各类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后作业的评估并非单纯依赖学生提交的结果,还能够结合学生的互动反馈以及小组讨论情形展开综合评定,以此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在这种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不再受限传统课堂的固定教学时段,而是达成了知识的延续性以及深度探索的目标,推动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成效与启示

课程明确目标并合理规划环节,推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强化学生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课前,借助在线平台开展自学预习,利用问卷调查和互动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为课堂学习奠基[3]。课中,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互动合作,教师实时反馈指导,增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线上线下资源有效整合,以便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和复习,巩固知识。从教学成果看,采用混合式教学的班级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解决及自主学习能力上进步显著,在统计软件应用和数据分析等实践能力方面成果突出,彰显了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价值,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参考。

结语:

BOPPPS 模式与对分课堂融合的混合式教学,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带来新思路,经系统设计、资源整合及互动优化,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痛点,增强学生应用与创新思维,极具推广与应用价值,有望在教学领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慧芳,陆海峰,宋琪琪.“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J].山西青年,2024,(21):136-138.

[2]张超.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汽车实用技术,2024,49(21):149-154.

[3]林棻。基对分BOPPPS教学模式的“汽车试验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OL]。工业和信息化教育,1-5[2024-12-26].

作者简介:刘群,(1985年11月),籍贯:湖北襄阳,专业方向:统计学-随机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