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科学出版社教材的一年级体育与健康《保持口腔卫生》教育路径探究

陈润岚
  
云亦媒体号
2025年109期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十二小学 017000

摘要:口腔健康状况会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需从早期教育阶段入手。本研究基于科学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分析了其在“保持口腔卫生”内容中的教学设计特点,并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提出了基于故事情境的体验式教学、基于实践操作的技能训练两条策略,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口腔清洁行为。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口腔卫生;体验式教学;教育路径

由于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尚未成熟,许多小学低年级学生未养成保持口腔卫生的良好习惯,龋齿率较高。小学阶段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口腔卫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保持口腔卫生”部分内容,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探索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口腔卫生教育路径。

一、科学出版社教材对口腔卫生教育的设计特点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在“保持口腔卫生”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低龄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通过故事引导、图示教学、知识讲解、行为建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兴趣。教材围绕口腔卫生的重要性,系统介绍了牙齿的基本知识、蛀牙的成因及危害、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例如,通过“糖分+细菌+酸=蛀牙”的图示,使学生直观理解蛀牙形成的过程,并强调过量摄入糖分和不良卫生习惯对牙齿的危害。同时,教材详细讲解“巴斯刷牙法”的正确步骤,并结合图片和示范视频,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刷牙技巧。此外,教材采用直观图示、角色对话、行为示范等教学手段,可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如通过生动的插图对比健康牙齿和蛀牙的不同,利用卡通人物对话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分步骤示范刷牙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实践。整体来看,教材的内容设计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二、基于科学出版社教材的一年级体育与健康《保持口腔卫生》教育路径

(一)基于故事情境的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在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1]。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情境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构建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口腔卫生知识,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在设计问题情境环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故事进行导入,例如通过“小明牙疼了”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明会牙疼?”“什么是蛀牙?”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同时,教师运用互动提问,如“你们每天刷牙吗?”“你们喜欢吃糖果吗?吃完后会做什么?”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激发其兴趣,促使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建立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其次,在角色扮演体验环节,教师设计情境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例如,让部分学生扮演“小牙医”,模拟看诊场景,帮助“患者”分析蛀牙的成因,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如减少糖分摄入、正确刷牙等。此外,还组织了“健康小达人”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正确刷牙的方法展示,并互相监督评价,确保其掌握正确的口腔清洁技能。这种角色扮演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还能使其在实践中加深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理解。

最后,采用游戏化教学环节复习巩固课堂知识,教师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学习内容。例如,“找出坏习惯”游戏通过图片或情境展示不同的生活习惯,如“睡前吃糖果”“不刷牙就睡觉”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并讨论改进措施。此外,“牙齿保卫战”游戏引导学生了解饮食与牙齿健康的关系,如用卡片匹配健康食物(如蔬菜、水果)和不健康食物(如糖果、碳酸饮料),帮助其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减少蛀牙的发生。

(二)基于实践操作的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口腔清洁行为

低龄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不仅需要通过课堂讲解传授,更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学习效果[2]。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师通过实践操作的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形成长期的健康行为。

首先,在巴斯刷牙法实操教学中,教师需采用直观示范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图示和视频,详细讲解巴斯刷牙法的步骤:牙刷倾斜 45°、短距离轻柔刷动、覆盖牙齿所有表面等关键点。在教师示范后,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牙模或互相练习的方式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设置“牙宝宝”健康成长“一周打卡表”任务,让学生每天早晚在家完成刷牙后进行记录,并在课堂上反馈情况。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规律的口腔清洁习惯,还能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其次,在家庭协同教育方面,家长的引导和监督对于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合作机制,邀请家长在家中监督并记录孩子的口腔清洁情况。例如,教师定期向家长发送“口腔健康小贴士”,内容包括如何选择适合儿童的牙刷和牙膏、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刷牙、培养孩子正确的刷牙和饭后漱口习惯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出版社教材通过直观图示、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对牙齿健康的基础知识、蛀牙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有了清晰的认知。情境引导与实践训练的结合,不仅能使低年级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口腔健康知识,还能有效提高其口腔清洁能力,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文凤,刘鑫鑫.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实践探讨[J].田径,2025(02):62-65.

[2]郭靖.巧设游戏优化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12):56-5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