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关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郝赵杰
  
云亦媒体号
2025年122期
中煤第三建设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二十九工程处

摘要:国企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明确目标定位、创新监督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强化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探索新时期国企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国企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

引言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纪检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对加强国企纪检监督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推动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当前,国企纪检工作如何把握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探索。

一、国有企业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核心路径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监督根基

国有企业纪检工作要把政治监督放在首位,切实担负起"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这就要求将监督嵌入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大局,立足服务保障企业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聚焦"三重一大"等关键事项,全过程监督把关,确保企业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执行到位。同时,纪检机构要对标对表中央要求,找准职责定位,瞄准廉洁风险易发多发领域,有的放矢开展专项治理,督促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忠诚履职。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监督作为首要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新时代国企纪检工作的政治定位和使命任务,强化政治担当,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扣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加强对"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决策、执行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国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1]。

(二)完善制度体系,提升规范效能

制度建设是国企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上位法为准绳,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构建内容完备、程序严密、配套有力的纪检监察制度体系。注重将各项监督制度细化量化,编制操作性强的业务流程图、文书模板,最大限度杜绝执纪执法中的随意性,实现制度流程、执纪尺度、处置标准的统一规范。同时,要与时俱进优化制度供给,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切实扛起制度的刚性约束,筑牢不可逾越的纪律防线。

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系统梳理上位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企业实际,构建科学完备、务实管用的纪检法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健全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机制,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制度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推进协同联动,形成监督合力

国有企业纪检工作要横向上强化与其他监督主体的协作配合,探索建立与内部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的统筹衔接机制,及时互通监督发现的突出问题,形成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联动闭环,不断拓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健全大监督工作格局,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强化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其他各类监督的协同联动,实现"四个全覆盖"的战略目标。加强与组织、宣传、统战等部门的工作衔接,形成工作合力。纪委要切实发挥好协调、督办作用,定期会商、及时沟通,推动监督力量整合、资源共享,建立问题线索互通、处置结果互认的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着力破解监督"碎片化""孤岛化"问题,确保监督工作全面协调、有序衔接。

二、国有企业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实践举措

(一)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反腐体系

国有企业纪检工作要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着眼监督全覆盖,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探索“三不腐”一体推进的有效载体,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以更高水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强化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快速反应、联合处置,着力破解发现、取证、定性难题。进一步理顺纪检机构与党组织、行政管理、审计、巡察等部门的关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优化纪检机构设置,推动专责监督力量向基层一线延伸,实现对所有行使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监督全覆盖。构建一体推进"三不腐"格局,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机整体和长效机制,以治标促治本,标本兼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国企反腐倡廉工作高质量发展[2]。

(二)运用科技赋能,实现精准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对于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而言,更要“守土有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其他任何违法乱纪行为。数智化监督聚焦于对公权力的制约监督问题,推动国企监督体系更加精细、精准和精密。在定位层面,数智化监督不是和当前监督体系隔离孤立的,也不是软件系统开发的技术工程,而是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的特征,推动业务流程再造,丰富监督工作模式,最终整体性地提高国有企业监督体系效能。监督客体层面,数智化监督有利于实现监督对象和监督事务“两个全覆盖”。监督主体层面,数智化监督有利于形成紧密衔接、高效协同的大监督体系。监督方式层面,数智化监督有利于形成全链条、全周期、执行严密的动态监督过程。数智化监督推动了监管方式从滞后到实时、从模糊到精准、从静态到动态的模式转化,使得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行为后果更加清晰,极大提升了组织规范的约束力,使得全面从严治党能够通过可视化、指标化、图像化方式体现出来。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纪检干部是推动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把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健全分级分类培训体系,重点提升纪检干部的政治素养、把握政策能力、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本领。创新培训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强化实操实训,提高实战能力。严格日常监督管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建立"八小时之外"负面清单,严防"灯下黑"。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素质、专业能力,拓宽选人视野,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担当作为搭建平台,坚持刀刃向内、自剜腐肉,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严防“灯下黑”。结合企业特点,整合国企下属纪检工作力量,组建大纪检专业人员队伍,全方面提升国有企业纪检干部履职能力。

结语

新形势下推动国企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核心是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步伐也一刻不能停歇。新征程上,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部署,持续推进纪检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要聚焦政治监督这个根本任务,在健全制度、创新机制、深化改革、锻造队伍等方面持续用力,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新时代国企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韩翔.纪检工作与国有企业廉洁风险管理[N].山西科技报,2024-12-23(B06).

[2]刘春莲.国有企业纪检工作面临的困难挑战及对策建议[J].中国煤炭工业,2024,(10):72-7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