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以文润德: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融合班主任德育管理路径探索
摘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语言知识的重任,更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正处于品德塑造的关键时期,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德育管理有机融合,能够借助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滋养学生品德。本文深入探究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班主任德育管理的路径,分析融合的必要性,从教材挖掘、教学活动设计、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并结合实践案例阐述融合效果,旨在为提升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年级;德育管理;教学融合
一、引言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品德观念都在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如优秀的传统文化、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等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任。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德育管理深度融合,以语文之 “文” 润泽学生之 “德”,能够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协同发展。
二、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融合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必要性
(一)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不仅需要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提升,更需要在品德修养、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大量蕴含德育价值的文本,如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记叙文等。这些文本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内容,能够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积极影响。班主任将德育管理融入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提升语文教学与德育管理效果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德育管理也多以说教、纪律约束等方式进行,这两种教学与管理方式相对独立,效果不尽如人意。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德育管理融合,能够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熏陶,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借助语文教学的平台,班主任能够将德育管理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深入,通过对语文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挖掘和利用,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实践等活动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三、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融合班主任德育管理的路径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梳理教材内容,明确德育主题:三年级语文教材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如亲情、友情、爱国、环保等。班主任在教学前,应深入研究教材,梳理各单元、各课文所蕴含的德育内容,明确相应的德育主题。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金秋的时节” 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可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听听,秋的声音》则通过对秋天各种声音的描写,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结合课文特点,挖掘德育元素:不同体裁的课文具有不同的特点,班主任应结合课文特点,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对于记叙文,可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其优秀品质;对于诗歌,可通过对诗句的解读,让学生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在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中,班主任可引导学生分析农夫的行为,让学生明白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功。
(二)创新语文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管理
情境教学法,营造德育氛围: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德育内涵。在学习《司马光》一课时,班主任可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再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果断,从而培养学生在面对危险时沉着冷静、积极思考的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如 “家乡的传统文化” 主题学习,班主任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展示家乡某一方面的传统文化。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分工、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责任感。
(三)借助语文教学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开展阅读活动,塑造班级文化氛围: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可通过开展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推荐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并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学生在阅读和分享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还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强化班级凝聚力: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在课本剧表演活动中,学生需要共同策划、排练、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结论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融合班主任德育管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创新语文教学活动以及借助语文教学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等路径,能够实现语文教学与德育管理的有机融合,以文润德,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融合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 [M]. 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