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和展望

关舒予
  
云亦媒体号
2025年145期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省新郑市 45119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本文系统阐述了这两项技术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智能教学辅助、个性化学习支持、教学评估与反馈以及跨文化交际促进等方面,分析了其应用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展望

引言:汉语国际教育旨在传播汉语语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汉语国际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大数据凭借强大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能挖掘海量教育数据背后的价值;人工智能则赋予教育系统智能化交互与自主决策的能力,二者融合为汉语国际教育开辟了全新路径,推动其朝着更加高效、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

(一)智能教学辅助

智能备课系统:大数据收集了全球各类汉语教学资料、优秀教案以及教学案例。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水平和教学内容,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素材,如多媒体课件模板、教学活动设计参考等。例如,当教师准备教授初级汉语的日常问候课程时,系统能快速筛选出与该主题相关的实用对话、生动图片以及趣味视频,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节省备课时间。

智能授课工具:课堂教学中,借助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能实现实时互动。学生朗读汉语课文时,智能设备可精准识别发音错误并及时纠正,还能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学生书写的汉字进行笔画顺序和字形规范的评判,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即时反馈效果 。

(二)个性化学习支持

学习画像构建:大数据持续采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源数据,如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学习时间与频率等。人工智能通过数据分析构建每个学生的学习画像,精准刻画其学习特点、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风格。比如,通过分析发现有的学生擅长通过阅读记忆词汇,而有的学生对听力学习更敏感,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依据。

自适应学习推荐:依据学生学习画像,人工智能系统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路径,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当学生完成一个单元学习后,系统根据其学习表现和薄弱环节,推荐针对性的强化练习、拓展阅读材料或补充视频课程。若学生在汉语语法部分表现欠佳,系统会推送更多语法讲解视频和专项练习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教学评估与反馈

多元化评估数据收集:大数据广泛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不仅包括传统的考试成绩,还涵盖课堂参与度、在线讨论活跃度、作业完成的质量与速度等多维度信息。人工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估。

精准反馈与预测: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评估数据,教师能获得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精准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历史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习表现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前制定干预措施。例如,预测某学生在接下来的中级汉语课程中可能在词汇理解方面出现困难,教师可提前调整教学计划,加强词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四)跨文化交际促进

文化差异分析:大数据收集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文化反馈数据,人工智能分析这些数据,挖掘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差异和障碍。例如,发现西方学习者在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时存在概念差异,为教师调整文化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虚拟文化体验场景:利用人工智能创建虚拟文化体验场景,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文化。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学习者可参与虚拟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参观历史文化古迹等,增强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优势

智能教学辅助工具为教师备课、授课提供便捷支持,节省教师时间和精力,使其能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教学创新和学生个性化指导上。同时,快速准确的学习评估反馈机制,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针对性,整体提升教学效率。个性化学习支持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自适应学习推荐确保学生始终学习最适合自己的内容,避免学习内容过难或过易,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无论学习者身处何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都能为其提供平等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与发达地区相同质量的教育服务,缩小地域间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质量与安全问题

大数据来源广泛、格式多样,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数据缺失、错误或重复等问题,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汉语国际教育涉及众多学习者个人信息和学习数据,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至关重要,一旦发生数据泄露,将对学习者权益造成严重损害。

(二)技术应用成本

引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硬件设备购置、软件系统开发和维护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对于一些资金有限的汉语教学机构或学校而言,技术应用成本过高成为阻碍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

(三)教师适应性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可能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缺乏了解和应用能力,难以将新技术有效融入教学实践。此外,新技术的应用可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角色和教学方式,部分教师可能存在心理抵触,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和转变。

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展望

(一)技术融合创新发展

未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将与更多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等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可确保教育数据的安全可信,物联网则实现学习设备与环境的智能互联,为汉语国际教育创造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学习环境。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学生的学习设备能自动感知学习场景,为其推送适合当前场景的汉语学习内容,如在旅游场景下推送旅游常用汉语对话。

(二)全球汉语学习生态构建

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全球汉语教学资源,构建全球汉语学习生态系统。学习者可以在该系统中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和学习方式,实现跨国界、跨文化的汉语学习交流。同时,全球汉语教师也能在该平台上共享教学经验、协同备课,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全球协同发展。

(三)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未来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和教学能力,还需掌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应用,具备数据分析、智能教学工具使用等技能,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结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为教学模式创新、学习体验优化和教育公平推进带来了诸多机遇。尽管面临数据质量、成本和教师适应性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将展现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助力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

参考文献:

[1]张旸,高飞.新媒体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02):53-55.

作者信息:

关舒予(2005-),女,满族,吉林省辽源市,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