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聚焦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实践探索。通过系统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深入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构建策略,以及数字化资源支撑的自主学习平台建设方案。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形成良性的自主学习生态。本文对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化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正经历深刻变革。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一在教学理念层面,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仍停留在表层,过分注重技术的形式感,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二在教学实践层面,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显不足,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其三在教学评价层面,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难以准确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真实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运用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但教学模式仍较为单一,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探究性不够,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有待提升。同时,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平台建设滞后,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的支持,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亟需深入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有效策略。
二、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自主学习的智慧课堂
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自主学习的智慧课堂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框架。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置层次分明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互动教学软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同时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提供差异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在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融入信息技术元素,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工具完成创新性作业,培养其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还要重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评价,通过即时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况,促进其不断改进和提升。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为例,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慧课堂环境。在导入环节,教师应当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称象的场景动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生字生词时,教师应当运用识字软件,通过动态演示汉字的书写笔顺,帮助学生掌握字形字音。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了“曹冲称象的智慧”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曹冲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代称重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探究曹冲称象方法的环节,教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模拟操作称象的过程,体验曹冲解决问题的智慧。在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录音软件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绘画软件创作故事插图,激发创新思维。课后,教师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布置个性化作业,如让学生搜集古今智慧故事,制作电子小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信息素养。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依托数字化资源,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成长平台
依托数字化资源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成长平台需要构建完整的资源支持体系,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应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建立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支持。在资源建设方面要突出语文学科特色,开发适合小学生认知特征和学习规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基础知识、拓展阅读、实践活动等多个维度的内容。在平台功能设计上要注重交互性和开放性,通过在线讨论、作品展示、资源共享等功能模块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同时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记录与分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为教学指导提供依据。在平台管理方面要建立资源更新机制,确保学习资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并通过家校联动引导家长参与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要加强数字资源的分类整理和系统化管理,方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8课《囊萤夜读》的教学为例,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平台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通过学习平台推送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典故和名人故事,如车胤、孙康的事迹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背景。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上的电子阅读器阅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随时查询电子词典,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观看平台提供的微课视频,了解古人勤学的感人故事,感悟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通过数字资源库中的古诗文赏析资料,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在练习环节,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互动练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的练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师还在平台上设置了“勤学故事分享”的讨论专区,鼓励学生搜集整理更多古今勤学典故,制作成多媒体作品与同学分享;学生还可以利用平台的录音功能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课后,教师通过平台布置拓展性作业,如让学生创作以“勤奋学习”为主题的电子绘本,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又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平台会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报告,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针对性指导。
结论:通过本文实践表明,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其一深入分析现状有助于准确把握问题本质,为改进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其二构建智慧课堂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其三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系统支持,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应继续深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成图. 现代信息技术助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J]. 科学咨询,2017(33):43. 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7.33.037.
[2] 王三胜.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助推小学生语文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J]. 学周刊,2019(20):14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129.
[3] 陈燕珠.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2021,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