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各项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项维度得分及总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一、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再住院率高的特点[1]。尽管目前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CHF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佳。研究表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与疾病的控制和预后密切相关[2]。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将医院护理延伸到家庭和社区的护理模式,能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健康指导和支持。随着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广泛普及,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应运而生,为CHF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CHF患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二、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2023年12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CHF患者30例。纳入标准:符合CHF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心力衰竭诊断标准;②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中II~iv级;③预计生存期2年以上;④患者及照顾人员,至少有1人能熟练操作微信app;⑤为常驻人口,半年内无出行计划,可定期参与随访调查;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本项研究。排除标准:CHF终末期患者,合并有恶性病变:②患有其他需反复住院治疗疾病;③合并有精神病史、其他严重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④存在一定语言、听力及智力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⑤病例资料不完整,无法正常判断干预情况;⑥研究中途退出,或无法接受定期随访。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发放CHF健康宣传手册,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药物服用方法、饮食、运动等,并留下科室联系电话。出院后1、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解答患者的疑问。
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2.2.1组建微信群:由大内科护士长、心血管专科护士、心内科主治医师等组成微信群管理团队。在患者出院前1天邀请患者或其家属加入微信群,群名为“患者姓名+CHF健康管理群”。
2.2.2群内健康教育:定期在群内发布CHF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饮食和运动注意事项、自我监测方法等。以图文并茂、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提高患者的学习兴趣。每周发布2-3次,每次内容不重复。
2.2.3在线答疑:管理团队成员每天定时查看微信群消息,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于一些常见问题,整理成问答手册,发布在群内供患者随时查阅。
2.2.4互动交流:鼓励患者在群内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康复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定期组织群内讨论活动,如“我的一天”,让患者分享自己一天的饮食、运动、服药等情况,管理团队成员给予点评和指导。
2.2.5提醒服务:利用微信群的提醒功能,定期提醒患者复诊时间、服药时间、监测体重等。
2.3 观察指标
2.3.1自我效能: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0个项目,1~4分制,分数越高自信心越强。
2.3.2心理韧性:使用中文版 Connor-Davidson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25个项目,0~4分制,分数越高弹性心理越强。
2.3.3生活质量:使用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21个项目,0~5分制,分数越低生活质量越好。
观察两组患者3、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及再住院率,其中服药依从性使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1~4分制,分数越高依从性越好。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3.1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2 两组患者心理韧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韧性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理韧性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四、讨论
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具有显著改善作用。研究显示,该模式通过三方面机制提升患者健康结局:首先,借助微信群定期推送图文视频等多媒体健康教育内容,结合在线答疑和病友互动,显著提高了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观察组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次,通过服药提醒、复诊提示和体重监测等智能服务,配合医护团队的实时指导及患者间自我管理经验分享,有效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组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显著提升)。最终,认知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协同改善,使患者能更有效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同时群组交流提供的社会支持缓解了心理压力,从而全面提升了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维度的生活质量(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五、结论
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便捷的网络平台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持续的健康教育、指导和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鲍克娜,马建宁,任冬梅.专科护士全程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 49(9): 1063-1066.
[2]李艳.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D].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 ,38(16):249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