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普通高中体育特色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祁忠环
  
云亦媒体号
2025年178期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本文聚焦于普通高中体育特色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实践,深入剖析其背景与意义,详细阐述多元体育课程的构建、特色项目发展等实践举措,分析成效并反思不足,旨在为同类学校提供借鉴,推动普通高中体育教育迈向新高度,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普通高中;体育特色学校;课程建设;体育教育

引言: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多次强调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意义,体育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普通高中作为教育的关键阶段,其体育教育对于落实体育强国战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高中体育特色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1 国家政策导向与体育强国战略

自党的十八大起,我国对体育事业关注度提升至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体育事业提出关键性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等机构陆续出台多项文件,如 2019 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 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这些文件清晰表明,学校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全面素质的根本性工作,系构建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之关键任务。政策指引为我国普通高中体育特色学校课程构建确立了导向,确保了稳固的政策支持,彰显了体育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的关键战略地位。

1.2 普通高中体育教育现状与挑战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教育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存在体育课程被挤占、教学资源投入不够等问题。在一些学校,体育课程往往被视为“副科”,在课程安排上处于边缘地位,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多以竞技项目为主,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热情。此外,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也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存在体质较弱、缺乏体育锻炼习惯等问题,这与新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存在差距。

1.3 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在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建设体育特色学校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体育特色学校能够打破传统体育教育的局限,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特色项目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也是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面对当前普通高中体育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加快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2.高中体育特色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

2.1 多元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在课程建设方面,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基础体育课程得到全面优化,教师在田径、篮球、足球等常规项目的教学中大胆创新,采用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发特色体育课程,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或学校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民间传统武术等,这些特色课程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此外,学校还注重拓展体育课程的建设,涵盖了体育理论知识、体育健康与保健等多个领域,以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多元化需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采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先进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特长以及学习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2.2 特色项目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注重特色项目的发展,将特色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亮点。通过挖掘地方文化和学校传统,确定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项目,并加大投入进行培育。例如,在特色项目的训练中,配备专业的教练团队,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与引进。一方面,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专业特长的体育教师,充实师资队伍。通过这些举措,为特色项目的发展和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2.3 体育文化氛围营造与学生参与度提升

学校致力于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通过多种途径将体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打造体育文化长廊,展示体育明星的励志故事、学校体育发展历程以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举办各类体育文化节,如体育摄影展、体育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开展体育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体育健康知识、运动训练方法等,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为提升学生参与度,学校建立了多样化的体育社团组织,如篮球社团、足球社团、武术社团等,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平台。鼓励学生自主组织体育活动,如班级间的友谊赛、社团内部的对抗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学校还完善了体育评价体系,将学生的体育参与度、体育技能进步情况等纳入评价范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结束语:

普通高中体育特色学校课程建设是落实体育强国战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与有效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与综合能力,推动普通高中体育教育的发展。未来,普通高中应继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卫华, 冯建民. 区校协同下背景特色体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实施[J]. 中国学校体育, 2018(08).

[2] 杨海文. 体教融合背景下民办学校特色体育发展探究[J]. 湖南教育(D版), 2022(04).

[3] 种青. 课题引领 打造特色体育[J]. 中国学校体育, 2023(05).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四五”基础教育一般课题“普通高中体育特色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号JG24GZ015)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