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跨学科视角:高中地理与古诗词融合教学对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王天林
  
云亦媒体号
2025年182期
温泉县高级中学 新疆温泉 833500

摘要:本文聚焦于高中地理与古诗词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深入剖析其对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重要意义与价值。通过阐述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的内涵,以及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地理元素,探讨两者融合的具体方式与策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论证了融合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深度,增强其综合思维能力,为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高中地理;古诗词;跨学科;综合思维;融合教学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具有独特优势。综合思维要求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将高中地理与古诗词进行融合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的内涵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包含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等相关方面,要素综合需要学生意识到地理环境是多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的有机整体,具备剖析各要素间关联的能力,时空综合强调从时间、空间维度去领会地理现象的发展转变,把握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地方综合着重针对特定区域地理特征开展综合分析,熟知区域里自然要素跟人文要素的相互制约关系。

二、古诗词中蕴含的地理元素

(一)地理景观描绘

不少古诗词生动地展现出各地的自然模样,“日照香炉飘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若银河落九天”,逼真地描摹出庐山瀑布的壮丽盛景,让学生从中体悟庐山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流量等地理特质。

(二)气候与天气现象

古诗词里同样有不少对气候与天气的描绘,恰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比作冬雪,展现了北方冬季雪花飘落的景致,体现出当地气候特色,又如出自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展现了一种别样的天气现象,呈现出降水的局部性分异。

(三)地域文化与人文地理

古诗词也包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人文地理内容,“君往姑苏观,人家皆近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繁”,呈现出苏州水乡独特的风貌及人文景象,体现出当地地域文化风格以及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情形。

三、高中地理与古诗词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以诗词导入新课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新课的导入素材。例如,在讲解“山地的形成”时,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引导学生思考庐山山体形态的形成原因,从而引入山地形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诗词辅助知识讲解

在讲解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适时引用古诗词进行辅助说明。如在学习“水循环”时,结合“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中地表径流的方向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原理。

(三)开展诗词地理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古诗词的地理探究活动。例如,让学生分析某一地区相关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探究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演变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鼓励学生创作诗词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创作诗词。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学素养。比如,在学习完“大气环流”后,让学生尝试用诗词描绘不同气候区域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地理要素,从而进一步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四、高中地理与古诗词融合教学对培养综合思维的作用

(一)促进要素综合思维的发展

通过对古诗词中地理要素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在分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时,学生可以理解到草原地区的气候、植被与畜牧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要素综合思维。

(二)提升时空综合思维能力

古诗词中对时间和空间的描述,有助于学生形成时空观念。例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对西湖六月独特风光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季节变化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提升时空综合思维能力。

(三)增强地方综合思维素养

对蕴含地域文化的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特色和人文内涵。如学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学生可以理解到玉门关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地方综合思维素养。

五、结语

高中地理与古诗词的融合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通过将两者有机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地理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和完善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学科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与古诗词融合教学有望在更多方面取得突破,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更多跨学科融合的可能性,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珍玲.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23,(03):65-68.

[2]刘娟娟.跨学科融合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高考,2022,(36):111-113.

[3]赵祖平.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路径探究[J].学园,2021,14(26):21-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