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连环画创作的小学美术与革命性题材文本跨学科教学实践

黄小玲
  
云亦媒体号
2025年171期
福建宁德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福建宁德 352101

摘要:本文聚焦于湘美版美术六年级教学,探讨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连环画创作将美术与革命性题材文本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实施策略与效果。通过跨学科融合,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革命性题材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资源,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灵感,进行连环画创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连环画创作;革命性题材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跨学科教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具有巨大的潜力。湘美版美术六年级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将美术教学与革命性题材文本相结合,通过连环画创作的形式开展跨学科教学,既能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提高技能,又能让学生深入理解革命历史和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一、小学美术与革命性题材文本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1.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以革命性题材文本为基础进行连环画创作,学生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和转化,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思考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美术要素,从而提高美术创作的技能和表现力。

2.加深对革命性题材文本的理解

传统的文本教学往往侧重于文字的解读,而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学生可以从视觉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革命性题材文本。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理解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品质,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的感悟。

3.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革命性题材文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爱国情感。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在创作连环画的过程中,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连环画创作的小学美术与革命性题材文本跨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1.文本解读与美术引导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首先要对选取的革命性题材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播放影视片段等方式引入所选的革命性题材文本,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内容,梳理故事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和关键事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见解,深入理解文本所传达的精神内涵。例如,在讲述《小兵张嘎》的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张嘎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然后,教师可以从美术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张嘎的外貌特征、表情神态等,为后续的连环画创作奠定基础。

2.小组合作与创意构思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将革命性题材文本转化为连环画,每个小组确定要表现的故事情节片段,构思画面内容、角色形象和表现风格。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想法,互相启发,共同制定创作计划。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共同构思画面的情节和表现形式。例如,在创作关于红军长征的连环画时,小组可以讨论选取哪些重要的场景和情节进行表现,如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通过小组合作的创作模式,学生可以相互启发,拓宽创作思路。

3.美术技法指导与实践创作

在学生确定了连环画的创意和构思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美术技法的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连环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包括如何进行中心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并抓住人物特征、表现动作姿态等,以及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技巧、如何安排分镜以展现故事的连贯性等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展示优秀的连环画作品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创作技巧的应用。在学生进行实践创作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作品展示与鼓励引导

当学生完成连环画创作后,组织学生将完成的连环画作品进行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内容。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从画面的美观性、故事的连贯性、对革命精神的传达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努力付出,同时也要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美术创作水平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教师在教育中还要关注课后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革命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创作以“新时代的我们”为主题的连环画,展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践行革命精神的故事。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进一步加深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5.评价交流与科学指导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关注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文本解读、小组讨论、创意构思和创作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表现和进步情况,包括是否积极发言、能否与小组成员有效合作、是否认真对待创作任务等,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要进行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连环画作品,从美术专业角度评价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表现,同时考量作品对革命题材文本的理解和呈现,以及是否准确传达了革命精神。要做好总结性评价,教师全面综合过程性评价和作品评价的结果,对学生在本次跨学科教学中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肯定学生创作成绩,客观指出创作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结语

连环画创作的小学美术与革命性题材文本跨学科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将美术与语文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学习平台,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建设提供了契机。在湘美版美术六年级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创意构思、实践创作和评价交流,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对革命性题材文本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同时,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实际,丰富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质量,让跨学科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理芳,寓言故事在小学美术连环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21.05.

[2] 族艳慧,连环画教学应基于故事线索[J].江苏教育,2021.0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