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项目式学习驱动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的“三维融合”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摘要: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面临新挑战。项目式学习驱动下的“三维融合”模式,通过将语言知识、思维能力与文化意识深度整合,为读后续写教学提供创新路径。本文阐述“三维融合”模式内涵,从任务设计、过程实施、评价反馈等方面提出构建与实践策略,旨在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三维融合
引言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持续推进,读后续写作为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的重要题型,对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常陷入机械模仿,难以实现知识迁移与素养提升。项目式学习以其强调实践与探究的特性,与“三维融合”模式相结合,为突破教学困境提供可能,助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协同发展。
一、三维融合模式概述
“三维融合”模式聚焦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三个维度,将三者有机整合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教学中。语言知识维度涵盖词汇、语法、语篇结构等内容,是学生进行读后续写的基础。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各类语言知识,才能在续写时准确、流畅地表达观点。
思维能力维度包含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在续写过程中,学生需通过分析原文情节、人物关系,合理推断故事发展,这一过程对其思维能力提出挑战。例如,梳理故事脉络、构建合理情节时,逻辑思维至关重要;而创造新颖结局、塑造独特人物形象,则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参与。
文化意识维度强调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知。在英语读后续写中,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会影响其对故事的理解与创作。如不同文化中人物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存在差异,准确把握这些文化元素,能使续写内容更符合原文语境与文化逻辑。
“三维融合”并非三个维度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语言知识为思维表达和文化理解提供工具,思维能力引导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创新表达,文化意识则丰富语言与思维的内涵。通过三者的深度融合,学生在完成读后续写任务时,能够实现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优化和文化意识增强的多重目标,全面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二、项目式学习驱动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的“三维融合”模式构建与实践策略
(一)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任务设计
项目任务设计是“三维融合”模式实施的起点,应基于真实情境,紧密结合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三维目标。真实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主动地参与项目。在任务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可操作性的任务。
以“UNIT 5 HUMANS AND NATURE”为背景,设计项目任务:假设学生所在城市计划开发一片原始森林区域用于建设商业中心,要求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森林生态保护的文章后,续写当地居民、环保组织与开发商之间围绕该事件展开的故事。此任务融入语言知识,如生态保护相关词汇、辩论场景常用句式;激发思维能力,学生需权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利弊,进行逻辑推理与创造性构思;渗透文化意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存在理念差异,学生可通过续写展现对这些文化观念的理解与思考。
(二)多元化协作学习过程推进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多元化协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实现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差异进行分组,确保小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在协作学习中,设置多样化的角色与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整理讨论结果、汇报员负责展示成果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特长。
围绕“UNIT 3 CELEBRATIONS”,开展项目式读后续写学习。教师提供一篇关于不同国家新年庆祝活动差异的文章,要求学生分组续写一个跨国新年聚会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收集不同国家新年文化习俗资料,增强文化意识;有人分析文章语言特点,提炼可用于续写的词汇和句式,巩固语言知识;有人构思故事框架,组织情节发展,锻炼思维能力。通过组内讨论、交流与修改,学生在相互学习中不断完善续写内容,提升综合能力。
(三)分层递进式的思维引导
读后续写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分层递进式的思维引导能够帮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实现思维的进阶发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链和引导步骤。从引导学生分析原文的情节结构、人物特点等基础信息入手,逐步过渡到预测故事发展方向、探讨主题内涵,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表达。
以“UNIT 1 LIFE CHOICES”为素材,教师提供一篇关于主人公面临职业选择困境的文章。首先引导学生梳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已有职业机会等基本信息,运用语言知识准确描述;接着提出问题,如“主人公做出不同选择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培养批判性思维;最后鼓励学生突破常规,续写主人公做出独特职业选择并获得成功的故事,激发创造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同时语言表达和文化意识也在不断运用中得到强化。
(四)多维度过程性评价反馈
多维度过程性评价反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三维融合”目标的达成。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内容涵盖语言知识运用、思维能力展现、文化意识体现以及小组协作表现等方面。通过及时、具体的评价反馈,学生能够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调整学习策略。
针对“UNIT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相关读后续写项目,在学生完成续写任务后,教师从语言准确性、流畅性,情节逻辑性、创新性,文化表达恰当性等维度进行评价;学生进行自评,反思自己在语言学习、思维拓展和文化理解上的收获与问题;小组间开展互评,互相学习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五)跨学科知识融合拓展
将英语读后续写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续写内容,进一步深化“三维融合”。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可与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读后续写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为基础,结合地理学科知识设计项目任务。提供一篇关于运动员在不同气候环境下参加国际赛事的文章,要求学生续写运动员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克服困难、完成比赛的故事。学生在续写过程中,不仅要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生动描述比赛场景和运动员心理,还需运用地理学科中关于气候特点、环境适应等知识,合理构建故事情节,同时思考体育精神与人类挑战自然的文化内涵,实现多学科知识与英语语言、思维、文化的深度融合。
结语
项目式学习驱动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的“三维融合”模式,为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开辟了新路径。通过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设计、多元化协作学习、分层递进式思维引导、多维度过程性评价反馈以及跨学科知识融合等实践策略,实现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的有机统一。在未来教学中,教师需不断优化该模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持续探索创新,以适应教育发展新需求,推动高中英语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 荣 兰 . 项 目 式 学 习 在 高 中 英 语 读 后 续 写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J]. 智力 ,2025,(05):39-41.
[2] 罗婧 . 借鉴项目式学习开展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实践 [J]. 高考 ,2024,(2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