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践行感恩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十分迫切和重要,应巧妙的渗透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目前来看,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优势,开展感恩教育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对落实感恩行为有十分大的裨益。本文更进一步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践行感恩教育的策略,一是注重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二是创新感恩教育的教学方法,三是教师不断提高执教水平。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感恩教育;感恩品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感恩教育的条件是较为有利的,比如这一门课程涉及较多的道德品质、与人交往、法治意识、基本国情知识,均与感恩教育有紧密的联系。再比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于感恩的内容和行为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身边,所以很容易便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1]。在新课程改革和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感恩品质已经成为重点教学任务,要求教师找准道德与法治课的切入点,应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求达成感恩教育的理想效果。
一、开发与利用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感恩教育时,教师要始终立足于教材,利用好教材中已有的感恩教育资源,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以部编版教材为例,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讲解感恩教育的知识,但教材中所蕴含的感恩教育资源却是较为丰富的。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讲的是“感恩同学帮助之恩”,第三单元《师生情谊》,讲的是“感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再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讲的是“感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可以说,这些章节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均较为丰富,且均可以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学生能轻易便产生情感共鸣,达成感恩教育的目标。不过教师也应该明确一点,也不是教材中所有的章节内容和知识点适合作为感恩教育资源,所以备课阶段要做好教材分析,确保可以熟悉教材和理解教材,选择最佳的感恩教育资源。另外,也可以不局限于道德与法治教材,可以挖掘其他学科中的感恩教育资源,继而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起到丰富教学资源的作用,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
二、创新感恩教育的教学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避免单纯使用说教式教学方法,而是应该使用多种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感恩教育方法时,教师可以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出科学的感恩教育目标,确保感恩教育可以融入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目前来看,多数的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目标上,而存在轻视或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针对于此,教师要确保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重,在课堂上全面影响学生的知识体系、认知、行为、情感,着重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践行感恩行为。比如在学习完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在集体中成长》的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开展“感恩同学帮助之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的活动,互相表达情感,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二是教师可以考虑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感恩教育。比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冷漠与关切》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直观呈现社会的一些热点事件和生活中案例,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果你在现场,你愿意做些什么?”另外,感恩教育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生活和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感恩情感,体悟感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方法,不断提高感恩品质。
三是利用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辩论,在思考、探究中获得感恩情感。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这样的画面,即“下雨天,马路上一位拄着拐杖的男子突然倒地,几名初中学生正路过”。在这一情境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即“如果你当时在场,你是扶还是不扶?”而后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辩论小组,让他们围绕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可以互相启迪,理解更为感恩教育的知识,相信也可以消除“扶还是不扶”的内心冲突,回答出“扶还是不扶”的问题。
四是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怀着感恩之心,守护每位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3]。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现身说法,与学生多沟通交流,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恩知识。另外,学生还可以尝试“采访”自己的老师,了解到老师每日教学工作的辛苦,懂得老师的不易,继而心生“感知师恩”的感恩情怀。如果需要,则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比如让他们借助一些实际行动,以此回报老师的培育恩情。
三、教师不断提高执教水平
教师在感恩教育中发挥着重要性的作用,其专业能力和感恩教育思想可以直接影响到感恩教育的成效。为此,教师要善于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掌握感恩教育的相关知识,要确保自己有高尚的感恩品质,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另外,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掌握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资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教材的利用率。在提高执教水平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能带领学生学习感恩知识和践行感恩行为。
结语
感恩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教师要高度重视,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践行感恩教育时,关键之一是抓好教材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并注重感恩教育方法的创新优化,应该始终让感恩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持续性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
参考文献:
[1]张丽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1(80):145-147.
[2]吴兴绪.让感恩习惯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新课程,2020(28):224-225.
[3]任俊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感恩教育的路径探究[J].中国德育,2020(2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