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人教版新旧教材概率统计板块的比较研究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4期

一、绪 论

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课程内容上将“统计与概率”列为四大主要内容之一,初中数学对概率统计内容的教学格外重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初中数学概率统计的教学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继而也暴露出了这部分内容在理论研究方面的问题。在2011年新课改的推动下,对旧教材与新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以熟悉课程改革的动向、响应改革的步伐,是势在必行的。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为应对新教材和新课标在概率统计板块的变化做一些研究和思考,旨在希望能够为教师对新教材的认识及使用提供一些帮助,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推广与改进提出一点建议和意见。

二、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概率统计板块的变化

(一)概率统计主要内容的变化

关于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课程设计思路”板块的设计,2001年版旧课标在该板块的第三部分“关于学习内容”中只罗列了统计观念等几个重要数学观念,没有给出“统计与概率”主要内容的说明;而2011年版新课标在此基础上还给出了“概率与统计”主要内容的具体说明,如此一来,新课标对于概率统计板块课程设计思路的说明就更加整体、更加细致了。

而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中,11版对于“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变化最大的就是将01版中的“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

01版的“统计观念”所呈现的内容都基本停留在单纯对统计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层面,强调数据的处理方法,没有明确提出随机性,也没有指出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而出现在11版课程标准中的“数据分析观念”并不是单方面的强调基本的统计概念,而是明确指出数据分析是统计核心的理念,更加强调数据分析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重视包括调查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数据分析在内的完整的统计分析过程;注重多种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并指出了随机性对数据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

1.   “统计与概率”部分总目标的变化

两版课程标准中“概率与统计”部分总目标的变化体现在从单方面对知识的处理到强调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注重做决策演变到回归概率统计数据分析过程的核心上。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新课程在对基本知识、技能要求的基础上,重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再只强调方法的掌握,更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统计与概率”部分7~9年级学段目标的变化

两版课程标准在该学段对“概率与统计”这部分内容学段目标,在对数据收集、描述及分析这个统计过程要求不变的前提下,11版新课标在这一学段明确提出了随机现象,明晰了研究概率统计研究问题时的随机性前提。

三、结论和建议

(一)概率统计部分新旧教材对新课标的实现

本文对概率统计部分新旧教材对新课标的实现从科学性、整体性、过程性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均基本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1.   概率统计部分新旧教材对新课标科学性的实现

教材对新课标的科学性实现程度主要体现在课程、学科及学生三个方面;课程方面,旧教材与新教材的课程目标均立足于四基的具体目标上的三维目标;学科方面,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在内容选取及背景资料选材大致相同,但旧教材与新教材在对数学知识呈现的严谨性方面均存在欠缺,例如新旧教材在七下第十章第二节直方图一整节中都存在对样本数据分析时单位不明确的问题。此外,11年新课改之后,初高中概率统计部分对数据分析能力的要求上存在错位现象,按照现行的初高中课程标准,初中“数据分析观念”的要求高于高中“数据分析能力”的要求,初高中这部分内容的衔接亟待改善;学生方面,新旧教材均设计了“必学”与“选学”两种模式,该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总体而言,新教材基本能够实现新课标对教材编写的科学性要求,概率统计部分新教材对旧教材中科学性较成熟的内容得以继承,并在细节上做了调整与完善,但在科学严谨性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2.   概率统计部分新旧教材对新课标整体性的实现

教材概率统计部分主要从教材内容对核心观念的体现,教材的结构以及教材知识之间的关联三个方面呈现对新课标整体性的实现。

首先,旧教材以“统计观念”为核心观念,强调从统计角度考虑问题,新教材概率统计部分以“数据分析观念”为核心观念,将数据分析作为统计的核心,重视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侧重概率统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数据分析的随机性。其次,新旧教材概率统计内容的概念与思想均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进行编排,在结构上与内容编排上都体现着整体性。最后,新旧教材概率统计板块知识之间的关联都较紧密,内容呈梯度式上升但又不失连贯性,知识之间紧密关联。

3.   概率统计部分新旧教材对新课标过程性的实现

教材对课程标准过程性的实现包括“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形成过程”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两个过程。

新旧教材概率统计板块内容的呈现过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新旧教材概念的引入均以问题背景为铺垫,浅显易懂。二是小结的呈现方式均为先用框架结构概括。三是新旧例题、习题的呈现都能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新教材例题的解析更加清晰具体,能较好的体现数据分析过程的整体性。

就学生的认知过程而言,新旧教材概率统计板块在呈现新知识时都是通过“问题探究—知识形成—例题呈现—概括小结—习题巩固”的过程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其思考能力,促进学生概念的建构。

(二)对初中数学概率统计板块教材改进的建议

第一,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直方图一整节中均存在例题的样本数据分析中单位不明确的问题。

第二,初中阶段应当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统计量在统计中有着重要作用,教材介绍概念时应当对这些基本概念做相应的强调处理以引起读者的重视。

第三,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章节“数学活动”中的“活动2”要求学生测量同学的每份脉搏次数并对数据加以分析,这样的活动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客观因素的限制,可操作性不高。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