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各学校信息化程度的不同,目前教师在数学学科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也存在一些偏差。怎样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课程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哪些变革?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工具性
作为一种新生的技术,信息技术确实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相对封闭的模式,网络条件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讲授练习——答疑,在题海中练习、提高,而是让数学课堂呈现相对的开放,加大了知识容量,加快了教学节奏,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而且更好地将传授数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实际联系起来,这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这和其它一切数学教学手段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过高或者过低地认识它的作用都是不正确的。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明确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具体任务,指导学生以自然平和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新的信息、探究问题、协作商讨、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通过不断接触和练习,做到运用这种工具时游刃有余,最终达到就像运用三角板和圆规作图、画圆一样,成为常规的学习工具,而不是过多的强调“变”,否则容易造成“形式大于内容”。
二、明确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中的作用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益,从而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很容易获取更多的表象资料,拓宽视野,完成知识的重组,对突破学科的重点难点有很大帮助。重点和难点是教师授课的主要内容。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计算机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以《棱柱》一课为例,抓住棱柱概念的关键,利用三维动画、设计几何体翻转、展开、平移,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直观地比较出各种几何体的特征,并通过点的闪烁、线的移动等归纳出与指数函数相应的性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学生的创造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掘。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学活动,教师能始终起到组织、指导、促进和咨询的作用,更便于主导学生很好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得到了新的很好的体现。
三、信息技术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作了新的诠释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时间长,学生的活动空间较少,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给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学生的学习空间变得无限大,学习资源极大丰富。这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扩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数学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教学。
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能使学生交流、小组讨论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时的数学教学已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有了很大的不同,教师的“讲”更多的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由“听讲”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这时计算机成了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对教师来说逐渐变得得心应手。一个“按钮”可以设计成暂停,这中间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可以设计成动画,让学生从图形对比中得到启发,一个“动画”或鼠标拖动在数学教学中能生动地表现出一般和特殊、运动和变化……
四、目前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课程整合中很多教师过于强调信息技术的技术性,往往形式大于内容,搞得课堂象科技产品发布会。在做课件时过分地强调动态和色彩,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减弱了对抽象思维的培养。数学课件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我们应该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不是必须的动态效果尽量不要用。要处理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水平。我们在教学实验中,总结出一种基于问题的模式:解决老问题→学习解决新问题→学会解决难题→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如果是基于这个教学设计的课件,就会有很清楚的指导思想。
第二,整合层次要提高,其办法是采用行动研究。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关键的问题还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然后在不断分析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设计案例中了解和借鉴别人的做法,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教师可以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首先在教学实践前做出计划,然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观察,并调整。教学实践结束后的反思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反思的基础上做出新一轮教学计划,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坚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教学的各个细节:比如,学生的反应是否和预期一致?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也要关注其他老师的教学过程。多听多看他们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后反复比较、思考,提高快速教学设计水平。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给每一个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要熟练驾驭网络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明确教师和学生各自的新的任务,必不可少,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能力,扎实的学科功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把握课程整合的真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