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民办学校生源的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特点和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
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部分的主要内容,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治、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和科学思维。从特点上来看,前一部分是当代我国的基本国情,关注的是国家和社会层面。后一部分是理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哲学和科学思维,比较抽象。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教学方法为手段。统观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教学内容是宏观和抽象的,《课标》要求是立体和综合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从宏观到宏观、从理论到理论,必然无法达成教学任务,学生也不会喜欢课堂。教学方法必须进行变革,才能完成教育任务。
二、民办学校生源特点
天津市的民办高中生源参差不齐。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其特点。在课程领域内的已有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有相当部分的国情教育,包括我国基本国情和国际形势,很全面,但是内容涉及不深入。哲学、思维、人类发展规律没有涉及。高中其他科目,尤其是语文、历史学科,会涉及部分相关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源。
学习态度和动机。学习动机不纯,被动学习。小部分同学课堂认真,表现活跃。学习态度一般,尤其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学生有抵触心理。
生活体验和反思水平。作为大都市的学生,生活体验丰富,视野广阔。反思水平不高,学生参与家庭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较少,个人与家庭、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思考较少。
思维发展水平。高中阶段,学生的创新思维、辩证思维逐渐发展起来,推理、概括能力也不断提高,为高中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思维基础。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中政治的课堂如果不是特别吸引人,学生是不会有兴趣去学习的,更别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迫在眉睫。
三、基于民办学校生源特点情况下落实《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理论思考
上述从教学内容与要求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部分将从改革方法和途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路径。
生活中我们发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感觉事情很大很重要,很痛苦或很高兴。发生在身边人身上,也有类似体验。同样的事情,发生距离上或时间上较远,则不去关心和关注。政治课就要运用这种体验。运用由微观到宏观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讲宏观理论,运用由己及人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说别人,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和兴趣。课堂通过结构化、序列化设计的系列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产生浸润性体验,为情境中的主人公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断思考,在情境中喜怒哀乐,体验、想办法,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二、 四、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实践探索
以必修三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例。基层民主实践,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自治的组织形式、主要职能、实践内容,基层自治的特点、意义。
课前准备:1.学生在小区调查自己小区的基本情况,如规模、建筑新旧、出行、绿化、停车、卫生等,就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2.预习教材知识,试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过程:
1.以农村村民自治为情境,选取时代楷模黄文秀派驻的广西百坭村为例。通过结构化、序列化的情境,让学生来扮演驻村书记、村民。在解决矛盾中学习知识、体悟价值。
百坭村地处桂西大石山区,11个自然屯位置分散。2018年3月,黄文秀到这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全村472户尚有103户没有脱贫,5个屯“出行难”问题突出。甲里河从百坭村旁绕过,二级公路从附近经过,交通不算十分闭塞,可村里的基础设施很滞后,进村的路是沙石路。雨季,甲里河发大水,进村进屯的路被暴雨冲刷,泥泞不堪,有些坡度较陡的路段连摩托车也不能通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百坭村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发展种植业,村子里也种有上千亩杉木林、八角林、沙糖橘果林等,但客商进不来,货物运不出去,果子白白烂在地里。
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老人无人照顾,孩子无人教育。
村子是典型的壮族村庄,有壮族的刺绣手艺,还有壮族深情悠远的山歌。
通过文字、图片,呈现百坭村的大概情况;再用视频呈现几个村民和村委会主任和委员。 学生分组,一组扮演百坭村的村民、村委会成员、黄文秀。另一组质疑提问。
1.讨论如何想办法促进百坭村脱贫致富?
2.初步拟定的致富之路,如何才能成为全体村民共同的意志?(村委会主任?村委会委员?全体村民?村民代表?)
3.确定好致富项目后,具体实施应该注意什么?
4.针对村内不文明现象,该如何加以规范呢?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有引导和总结。
通过讨论分享体验,总结党的领导、村委会、村民会议、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相关知识内容,体会基层民主的特点,感悟村民们在民主自治中的收获,总结基层民主的意义。
2.刚才质疑提问的一组同学扮演居民、居委会成员、党委书记,另一组同学负责质疑提问。就课前调查的社区问题运用课堂知识予以解决。这一组同学吸取刚才村委会的经验教训,解决起来顺利了好多。
同学们通过切身体验,体悟了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和意义。大家兴致勃勃,有时喜气洋洋、有时垂头丧气、有时面红耳赤、有时唉声叹气,完全把自己进入了角色。这样,我们在讨论中通过切身体验,感受群众客观理性自己解决问题的好处,认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政治参与中提高实践能力。
这样,从微观到宏观、从自己到他人、从实践到制度,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样的探索和课堂实践还要不断摸索和总结,力争探索出可供借鉴的模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