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聚焦课堂评价任务设计思考 以“基于教学评一致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探究”为例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是很多学生感到难度较大的新题型,然而教师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很少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没有清晰目标,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没有根据评价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本文基于这个教学现状,聚焦课堂评价任务设计思考,从教学评一致的角度进行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帮助教师指导学生的读后续写,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15年,教育部明确了新高考英语学科的内容和要求,浙江和山东分别于2016年和2020年开始在新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第二部分增设读后续写。四川也将于2025年在新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设置读后续写题型的考查。这种新型的写作方式将语言的模仿与内容的创新有机结合,不仅能在协同效应中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基于教学评一致的读后续写教学应遵循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教师也应激发学生学习读后续写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元认知学习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评价任务设计;读后续写;教学评一致;教学策略
本文所讨论的读后续写讲评课的课例文本选自浙江省温州市九校联盟高一期末联考。全文翻译如下:
珍妮是她家里唯一的孩子。那天下午她和她妈妈吵了一架,生气地跑出了屋子。当她想到她妈妈的责骂时,她禁不住伤心地哭了起来。她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逛了几个小时后,感到有点儿饿,想找点儿吃的,但这对她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她身上一无所有。她在一个摊位旁边站了一会儿,看着中年的卖家忙于做生意。然而,她手里没有钱,她叹了口气,不得不离开。
摊位后面的卖家注意到这个年轻的女孩,问道:“嘿,姑娘,你想吃面条吗?”
“哦,是的……但我身上没有钱……”她回答。
“那没什么。今天我请你,”那个人说,“进来吧。”
卖家给她端来一碗面条,味道很诱人。当她吃的时候,珍妮默默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那个人和蔼地问道。
“没什么,其实我只是被你的好意感动了!”珍妮擦着眼泪说,“即使是街上的陌生人也会给我一碗面条,而我妈妈却把我赶出了家门。她对我毫不关心。和陌生人相比,她太无情了!”
听到这些话,卖家微笑着说:“姑娘,你真的这么认为吗?我只给了你一碗面条,你就这么感谢我。但是你的妈妈把你从小养大。你能数出她给你做饭的次数吗?你对她表示过感谢吗?”
珍妮坐在那里,震惊得哑口无言;她想起了妈妈熟悉的面孔和风干的双手。“为什么我没想到呢?一碗陌生人的面条让我心存感激,但我从未感谢妈妈为我所做的一切。”
在回家的路上,珍妮决心一到家就为她的粗鲁无礼向妈妈道歉。
(一)诊前评价
1.感知故事主题意义。教师先问学生(学校的高中生基本为住宿生):“Who would you often call? Mom or Dad? Why?”很多学生回答与母亲交流较多,并且同学们也反映在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承担了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以此问题作为课堂的导入,激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认知图式,为学生再次深度解读文本、理解文本主题做好准备。
2.制订续写评价标准。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和分析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的评价标准,一起制作续写评份量表,让评价先行,也方便教师进行逆向设计。
3.获取故事基本要素。有了评价标准为主线,教师带着学生再次梳理文本,获取故事的主要信息:
· When did this story happen? (时间)
·Where were the main characters? (地点)
·Who were the main characters? (人物)
·What were they doing? (事件)
·Why did Jenny run out of the house? (原因)
·How did Jenny think of her mother? (方式)
借鉴管理学的5W+1h法,获取这些有关故事基本要素的信息,有利于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脉络,能够评价续写是否具有逻辑性。
4.确定段落衔接要点。教师带领学生根据给出的最后两个段落的首句来思考最后两段分别有什么必写点,让学生能够评价续写是否前后连贯:
· What could be written in the Para.1 to achieve coherence with the sentence “Nearing the doorway, Jenny took a deep breath.”
·What could be written in the Para.2 to achieve coherence with the sentence “A gentle touch on her hair called her mind back.”
·What could be written at the end of the Para.1 to achieve coherence between the two paragraphs?
5.分析故事的主题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What should Jenny say to make an apology to her mother ?”和”What would Jenny’s mother react towards Jenny’s apology?” 学生基于前面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续写部分情节的思考,基本都能回答出Jenny向母亲道歉的内容和母亲的反应。接下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整个故事的主题,即“亲子关系”“母爱”和“感谢母亲,感恩母爱”。
6.学习润色语言的技巧。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准确、丰富地表达,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语言表达供学生参考(根据学生小组讨论和平时的习作整理)。此外,针对学生习作中句式较为单一的情况,教师再提供不同语法结构的表达参考。
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的衔接词和短语作为参考。
(二)评价中
基于前面的教学步骤,学生已掌握了评分量表针对此次续写不同维度的要求和可实现的方法。接下来,就可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活动。
1.教师评价示范。教师选取一位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作为示范,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进行评价和反馈。
2.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评分量表自评习作,并且根据自评修改习作。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习作在内容和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也就从不同维度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3.学生互评。学生在小组内就自评后的习作二稿进行互评,并且教师随机请学生展示互评的成果,让班级学生对互评提出建议。在互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理有据地给出打分理由,并从多角度给出修改意见。教师就学生的评价互动实时进行口头补充和提出建议。在整个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学生收到了多维度、多主体和多方式的评价反馈。
(三)评价后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多关心母亲,理解母亲,感受为人母的不易,体会亲情,感恩母爱。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立德树人。
教师布置作业:
1.学生在课后根据课堂收到的反馈,再次修改习作,教师会就学生的三稿给出详细的评价反馈。
2.学生完成以下课堂自评表。
总结与展望:
教、学、评一体化对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在读后续写教学中以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采取基于教、学、评一致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与之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在不断地反思总结中调整和创新教学计划和方法,使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真正地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参考文献
[1]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2-7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