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开展高效高质的学习。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探索
引言
为了充分落实新课标和双减要求,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各学科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施问题,以充分发挥教、学、评相互之间的促进、导向、优化作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实施价值,重点对双减政策落地背景下小学英语如何实施教学评一致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提供更多思路。
1双减的实践价值
为更好地设计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对“双减”政策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价值进行合理分析,笔者就此进行总结。首先,在“双减”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得到充分凸显,其学习方式也将有所转变。教师通过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合作等方式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轻传统机械化讲授的压力与负担,帮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落实“双减”政策也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或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质量。最后,基于“双减”政策的内涵,教师可以通过精简作业形式的方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通过作业及时查缺补漏,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提高作业完成质量,避免低效益、低质量的作业产生。
2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内涵及应用意义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是指教学、学习、评价在根本上保持一致,各项教学元素密切联系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教师的教要以达成教学目标为方向,学生的学习目标要准确反映教学目标,评价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改变,使教、学两个教学元素紧密联结。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更深层次的指导,而教师的指导也可以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的学习流程得到优化、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学习动力得到激发,有助于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策略
3.1明确“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目标
小学英语教师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就必然要有科学而明确的目标,这是保证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还是师生的评价都必须要根据具体的目标展开,引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往正确方向发展。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大多数英语教师也能够基本落实这一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教学重点就应当从自身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致力于让自身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英语教师在备课环节就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全方位地展开对新课标、新教材以及学生学情的分析,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此来制订起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而明确学生的探究任务,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
3.2优化教学形式,填补教学空白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丰富的互联网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的成果展示渠道。以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festivals为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传统节日的英语表达方式。在作业布置阶段,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表格。在表格中,传统节日包含日期、习俗、特点、发展趋势四个部分。接下来,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一个传统节日。考虑到后续的作业展示,笔者要求学生从多个渠道收集有关节日的描述。凭借有序的沟通及信息采集、分析、整理,各学习小组逐渐将自己的成果总结出来,并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展示。多元的成果展示形式,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英语运用能力。
3.3以任务为导向,确保授课整体性
“教—学—评”一体化不仅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还要充分考虑课堂授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了提高授课的整体性,教师需要以任务为导向,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教学目标的拟定,以及授课节奏的调整。任务推动式教学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用于自由探索和创新。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常常将词汇、阅读、写作以及口语表达割裂开来。但是从课堂的实际效果来看,教师需要从英语核心素养的层面,展开综合性的教学。
3.4教学后:丰富评价主体,提高“教”与“学”质量
教师可以在完成重要教学板块或完成课时教学任务后设计评价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丰富评价主体,让学生也参与评价过程,设计生生互评或学生自评活动。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成果进一步展开教师评价。学生可以在评价自己、分析他人评语的过程中,明确自我提升的方向,而教师也可以研判学生遇到的问题或需要得到的帮助,为他们提供后续的教学指导,调整后续教学细节。
结语
新课标倡导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小学英语教师应认识到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具有的积极影响,并认真研读教材,确立教学目标,找出教、学、评活动的落脚点,保障教学评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准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评价任务、高效组织教学活动推动教学评一致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严转铭.“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8,25(33):77-78.
[2]周玉蓉.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9,36(32):41-43.
[3]叶迎春.活页式教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9,12(3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