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家园合作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萨日娜
  
炫动漫
2023年51期
阿拉善左旗第一幼儿园 750306

摘要: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提高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总是对自己的事情不够重视,都希望别人替自己做事,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关键词:家园合作;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前言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我是我,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会关心别人的感受。在幼儿园里,幼儿除了老师和家人外还会有其他的同伴、朋友、老师和家长。在与同伴交往中,他们也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在一日生活中只知道自己做什么,不知道怎样去做或做不好这些事就会失去自己生活自理的机会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孩子们对自己身体、生活中一些基本技能和技能的掌握。如:自己穿脱衣服、裤子、鞋子;自己吃饭、擦桌子、洗碗等;学会用杯子喝水;知道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等等。

一、在一日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组织各种游戏活动时,我们让幼儿自由组合成各种学习小组,学习内容有“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洗手”等,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掌握这些本领。还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一日生活计划,并认真执行。如:每天放学前我们让孩子们先把书包放好,然后自己去洗手、上厕所、吃饭等。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玩具或小手工制作,如:教孩子们用彩笔涂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学画简单的图画等。还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整理玩具、学习整理书包、自己洗脸刷牙等。

二、重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其中学到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方法,既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又可以使家长在家中得到指导,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在班级内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自理环境,让幼儿在其中锻炼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知识和方法,让家长配合我们幼儿园搞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工作。我们还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方法编成儿歌教给孩子们,如:“小手来穿衣”、“小手来拿勺”等。这样既使孩子们学会了简单的生活自理方法又让家长们懂得了一些基本知识,为他们在家指导孩子提供了方便。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又可以使家长们对幼儿园工作更加支持和理解。

三、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教师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实施者,但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里我们也要让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如: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幼儿,给幼儿做好榜样,与家长密切合作。如:当孩子回家后,我会询问幼儿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本领?今天学到了什么本领?当幼儿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老师让幼儿在家里练习。如:在家里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孩子在家出现一些错误时,家长要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帮助幼儿提高自理能力。

四、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如:教幼儿洗脸时,我们可以边说边示范,并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洗;吃饭时,我们可以让幼儿自己学着吃,同时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去盛饭;上厕所时,我们可以让幼儿自己穿脱裤子、鞋子;做手工时,我们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及时鼓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另外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还要渗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教育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渗透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在晨间活动时可以给孩子们讲解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在做操时可以讲一些安全知识;吃饭时可以讲一些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经常开展的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还能让孩子们懂得一些基本安全知识。

五、积极创设幼儿生活自理活动的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机会

良好的环境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如:在班级内挂上幼儿日常生活自理活动的图片,并在黑板上设置“我自己”“我帮老师做”等栏目,让幼儿看到别人是怎样做的,让幼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在班级内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如:拖鞋、毛巾等,方便幼儿穿脱。教师可以请幼儿自己整理床铺、洗脸、洗手等。另外还可以设置“我自己的小天地”“我喜欢做什么”等栏目,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的良好氛围。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六、家园要共同培养幼儿,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里,我们除了用上述的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外,还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来提高幼儿自理能力。通过家园联系册,我们可以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然后在家园一致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指导,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不一致。如:孩子在家中吃饭时不小心把饭菜洒到地上了,这时家长可能会责怪孩子;而教师看到这种情况时则会让孩子重新尝试着吃完,并告诉他:“这次你能自己吃完,老师就很高兴了。”这时家长可能会说:“我就是怕你洗碗时把桌子弄脏了,所以才不让你洗碗。”这样教师和家长的观点就不同了,因此我们要家园一致来教育孩子,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七、教师在教育中要树立榜样,并为幼儿创设锻炼机会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到处乱跑,也不懂得自己擦桌子、自己穿脱衣服,自己脱鞋子等。看到这种现象,作为教师应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如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都会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来参加活动。这时,我就会在班里说:“你们看这位小朋友多乖呀!他的衣服也穿得那么干净,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同时我还在班上让孩子们轮流当小老师,让他们说出自己的事情让其他小朋友来做。当他们做得好时就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对做得不好的小朋友也会指出不足之处,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有许多要学的地方。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结语

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晓萍. 浅议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3, (07): 91-92.

·[2]杨晓英. 开展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J]. 天津教育, 2023, (07): 93-94.

·[3]管爱平.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2, (30): 41-4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