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策略探索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孝顺、诚信、勤劳等,这些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弘扬,能够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尊重和关爱自己的家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民责任和社会责任,通过对农村留守进行正确积极的教育,能够鼓励留守儿童承担起保护家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这种家国情怀的培养将有助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和引导未来公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他们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未来发展的目标,鼓励农村留守儿童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有利于形成健全的道德观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的关联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代表了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和道德规范,对塑造社会风尚、引导人民行为起到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养成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了正确的道德取向,如爱国主义、社会责任、诚信等,这些价值准则能够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抉择和行为决策,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的价值取向,宣扬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念,这对于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起到了引领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社会共识和道德规范,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提供良好的道德养成环境。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实施能更好地勾连全社会各界的参与,包括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等各个方面,通过多方合作,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养成机会,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三、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独自生活在农村,缺乏家庭教育和正面的社会环境,容易面临道德行为养成方面的挑战,由于农村地区相对经济欠发达,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道德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接受全面道德教育的机会,农村留守儿童在关键的成长阶段没有父母的陪伴和正确的道德教育指导,更容易形成道德行为的偏差或缺失,他们在农村环境下社会交往有限,缺乏和身边同伴或成年人进行积极互动的机会,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模范。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策略
(一)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教育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可以开展国家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让留守儿童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优秀文化传统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引导他们从小养成热爱祖国的习惯,可以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环保、志愿服务等,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通过这些活动中他们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使他们更好地建立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培育集体主义教育
学校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组织集体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如班级游戏、团队竞赛等,让留守儿童从小学会尊重集体、合作共进,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协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分享和合作意识,学校和教师可以设置集体主义教育课程,让留守儿童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意识,让他们明白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集体的共同进步。
(三)加强社会责任教育
教育农村留守儿童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让他们明白个人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设置讨论案例、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留守儿童的公民道德素养,教导他们尊重他人权利、关心弱势群体,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为环境负责的行为,通过开设环保活动、生态教育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了解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通过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关注他人的需求,并积极参与互助活动,通过组织关爱行动、慈善活动等,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被关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互助和关爱意识,从而促进共享共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农村留守儿童需要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盲目追求物质和一次性消费,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讲解节约资源、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理性和可持续的消费观念,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
科学文化素养教育是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科学教育、文化活动和艺术体验等,让留守儿童接触到广泛的知识和文化,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教育工作者通过加强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等领域的教育,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高理解和欣赏美的价值,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具有密切积极地促进作用,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正确的道德取向,构建了良好的道德养成环境,结合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合作和精心设计的教育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养成,这不仅有助于他们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构建文明、富强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岳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的现实问题及解决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 2023(8):66-68.
[2]林娜.依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 2023(30):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