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校网络美育课程的实施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高校美育对培养具有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内涵的分析与比较,以这两个理论为指导,将高校美育课堂与之相结合,在计算机网络这样一个新的平台上,以期更好的促进高校美育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高校美育
这是一个被数字和科技统领的时代,人们早已离不开互联网在新冠病毒猖獗的这几年,在无法面对面教学的情况下,新的教学方法已经传播开来,那就是网络授课。如果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改变以往那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相结合,使师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与多元智能理论相结合,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其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我想这会使高校美育课程实施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是认知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能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他人的帮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通过意义的建构过程而获得的[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三个。
第一,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单纯地输入,储存和提取信息,而是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情景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目的“情景创设”是“意义建构 ”的必要前提“协作学习”与“会话交流”是“意义建构”的方式和手段[1]。
第二,突出建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不同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使学生有效的实现知识意义构建的目的。
第三,注重“协作学习”对知识建构所起的作用。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协同探究活动,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的内容虽然很多,但其核心可以只用一句话进行概括,那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由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并且去建构。
(二)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在研究了不同对象大脑与智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能 理论。他指出人的智能分为7种,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以及内省智能[2]。随后他又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自然观察智能与存在理念智能。跟建构主义相比,多元智能理论则主张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扬它,从而有个成功的人生。该理论表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人都有不同水平的不同类型的智力,它被调用和组合的方式不同以此来处理不同的任务、问题和在各个领域取得不同的进步。
多元智能理论阐释了学习者存在个体差异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印证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来构建高校网络美育的教学平台,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提供丰富充实的学习资源;第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第三,创设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此来满足不同智能学习者的需求。
二、高校网络美育课程与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的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看重学习的环境,看重学生的主体性,更加强调的还有协作学习。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始终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高校美育课程的实施可以将线上与线下课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营造一个全民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大环境。现已有这样一些平台汇聚了多所高校在进行线上美育教学时的精品课程,如中国大学国家精品课程MOOC(慕课)、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美育公开课、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传世名画鉴赏慕课等。这些平台有的是提供课程资源的,有的可以进行课程互动,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教师作为操作者可以对各个不同的学习活动进行管理,主要担任着组织者、监督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学生们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信息的加工者、意义的建构者、自主的学习者。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让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老师与计算机互动,学生与计算机互动。利用现代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协作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我国的美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已出现了大同小异的现象。老师们没有新的教学方法,学生们也收不到个性化的内容,如此美育学科的个性化和自由度也就越来越少。网络平台的好处就是课程名师遍布全国各地,教学内容涵盖音乐、美术等多方面。课程资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有不同的智能,不同的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教师们也可以从学生们个性化的表达中看出其特点,根据其实际情况开发其优势。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节奏,不需要像大课堂教学一样赶进度,选择重点教学内容,补充合适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个别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学习策略掌握也不扎实,但科学有效的利用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结语
美育是实践与理论教育的结合,是德育的重要载体。高校美育作为美育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具有审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关键。将线上课程与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相结合,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还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从技术和理论上同时拓宽促进美育发展的渠道。
参考文献
[1] 丁刚,刘蕾.建构主义和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5)
[2]付蕾. 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计算机辅助英语词汇学习[D].内蒙古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