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

关良柱 冯明花通讯作者
  
炫动漫
2024年12期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第六小学 529500

摘要: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如何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工具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已成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索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这些策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将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小学三年级;数学解题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育中的关键基础目标,小学数学老师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增强学生的解题技巧,并解决这一紧迫问题。数字化转型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体验。通过对这些教学资源的深度运用,教师能够深入分析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寻找并实施有效策略,以促进小学生在数学解题方面的进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现存痛点

在学习方面,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有限以及认知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力通常不及成年人。当面对数学问题时,一些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要点,也不易发现问题中隐含的线索,这使得他们在理解与解决问题上表现不尽如人意。同时,当问题包含众多信息时,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信息的复杂性而感到困惑,难以识别和提取关键信息,这增加了解题出错的几率[1]。此外,有些孩子可能在文字理解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可能在未完全理解题目要求的情况下急于求解,这同样增加了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小学生的逻辑和理性思考能力仍在发展之中,这限制了他们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可能会因为对概念的混淆而思维混乱,从而导致计算和推理上的错误,影响了他们答题的准确性。

二、数字化转型下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高策略

1、互动教学系统促进师生沟通

互动教学系统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物,以其丰富多彩的视觉背景模板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互动,实现教育与娱乐的有机结合[2]。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中“四边形概念”做教学举例,数学老师可以采用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发现。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互动教学系统展示校园大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寻找图片中的四边形,如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四边形可能具有的特征,比如四条边和四个角,从而引入四边形的定义。其次,教师通过课件让学生尝试对图形进行分类,并讨论四边形的共同特点。利用互动教学系统的绘图和拖拽功能,教师可以直观地展示四边形的属性,例如四条边和四个角。此外,系统提供的蒙层功能允许学生自由擦除他们发现的特征,这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四边形的概念。进一步教师可以安排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四边形的例子,并使用互动教学系统的画笔功能在图片上进行标记,这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最后,通过一系列练习,如填空题、绘图题和拼图题,学生可以加深对四边形概念的理解。例如,学生需要填写描述四边形角和边的空格,绘制特定尺寸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使用几何工具拼出四边形。

由此,可见通过这样互动教学系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和构建知识,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也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解题能力。

2、微课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面对教学难题时常常只能通过口头讲解和肢体语言,或者使用一些基础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总是与小学生的思维模式相契合,因为小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方式来理解问题,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成长阶段。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来挑选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应对教学中遇到的挑战[3]。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能够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定制课程内容。通过音频、视频、动画和思维导图等多样化的展示手段来呈现教学材料,这些材料更易于被学生吸收和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程已被证明是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难题的有力助手。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有余数的除法”做教学举例,一个重要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试商技巧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教师通过微课程的形式,展示了一个小朋友分玩具的游戏。将16个玩具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玩具被分配给不同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最终得到了5个玩具,但还剩下1个。接着,微课展示了公式16÷3=5……1,并详细列出了除法竖式。最后,通过四个箭头指向竖式的各个部分,分别标注了被除数(16)、除数(3)、商(5)和余数(1),使得整个画面既直观又有趣。结合教师的讲解,这个教学难点很快就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实践表明,要有效地解决数学教学难题,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并以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目标,微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还提高了他们的解题能力。

3、情景模拟教学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关键途径,同时也是将数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纽带。鉴于学生在理解抽象问题上可能遇到的挑战,教师在讲授应用题时,可以采用学生感兴趣且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字化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题目要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践技能[4]。以小学数学三年级“数量关系问题”做教学举例。如果题目要求学生判断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否符合特定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手段将长方形比作学生喜爱的绘画作品,并用木条或线条来表示题目中的长度范围,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从而更容易理解题意并提高学习兴趣。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要注重避免过分依赖题海战术和教学准备不充分等不良情况的发生[5]。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这方面的教育资源来高质量发展推进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为日后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学平,郑有杰.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36):85-86.

[2]江琳.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08):56-58.

[3]谭湘玉.巧用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2,39(09):49-50.

[4]唐晓梅.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2):134-136.

[5]高圣俊.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2020,(12):53-54.

注:本文系阳江市江城区中小学(幼儿园)2023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C202303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