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视域下六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的研究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业设计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设计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有较高价值的作业是广大一线教师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将语文学科和数学、美术、科学、社会等学科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通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在实践探究中获得能力,在交流合作中提升素养。本文结合六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的内容及意义,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六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
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是指学生在完成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多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其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六年级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小学六年级学生发展的需求,结合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不同主题,设计出富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
1.巧用语文学科,体现语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个方面。通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和感受语言的魅力,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融会贯通。
例如,六年级语文下册《一粒种子的旅行》这一单元是围绕种子为主题来展开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观察、调查、实践等方式收集种子相关的资料,并用文字或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让学生在了解不同植物种子的特性时体会到植物生长的奥秘,在了解植物生长所需条件时体会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挖掘生活资源,丰富语文学习内容
“语文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学习语文不能离开社会实践,而应该从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因此,在六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注重挖掘生活资源,丰富作业内容,使作业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比如,在六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我的家》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关于“我的家”的作业:首先让学生观察家里的布局情况,并以此为依托和孩子们一起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家;然后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家庭成员的职业、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信息;最后设计“我的家”主题手抄报,根据手抄报主题布置相应作业。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等过程加深了对“我的家”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对“家”的热爱。
除此之外,在六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小青蛙找家》中,教师可布置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制作小青蛙爱吃的食物并进行种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种植青蛙爱吃的食物,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最光荣,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
3.利用美术创作,实现跨学科融合
美术创作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美术学科和语文学科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通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语文天地”中的“想一想”,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笔画一画身边的人、物和景色。又如《美术园地》中的“想一想”,可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片,再想象画面,最后创作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九》中的“读一读”,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读书写读后感、推荐图书等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样就实现了学科间的融合,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提升素养。
另外,还可通过美术创作等方式实现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还可以以“家乡风景”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在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十二》中“想象作文”中,可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完成写作任务。如《小猫钓鱼》一文中,小猫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又去捉虫。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些内容用画笔画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十三》中的“日积月累”等。
4.挖掘社会资源,拓宽语文学习途径
除了学校的学习之外,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实际的生活中,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感受自然和人文之美。在完成一篇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当地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进行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在参观结束后,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进当地的乡村学校,进行参观、调研等活动。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途径。例如:在学完《济南的冬天》后,可以让学生走进山东图书馆进行参观和调研;在学完《桂林山水》后,可以让学生走进当地的博物馆进行参观;在学完《望庐山瀑布》后,可以让学生走进当地的科技馆进行参观和调研;在学完《三峡》后,可以让学生走进当地的博物馆进行参观和调研……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例如:在学完《桂林山水》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桂林进行实地考察;在学完《三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三峡进行参观和调研。通过网络资源开展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不仅能丰富语文学习资源和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总之,小学六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六年级语文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要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特点和教学实际需求设计跨学科融合作业。
参考文献
[1]冯文忠.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策略[J].新课程,2021(35):214.
[2]赖新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教师博览,2021(24):33-34.
[3]张舒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创新探究[J].学苑教育,2021(24):49-50.